[发明专利]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7933.2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3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谷岛敬夫;今野秀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蒂雅克股份有限公司;株式会社普罗斯巴音 |
主分类号: | G11B19/20 | 分类号: | G11B19/2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戚传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唱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唱机,其具备容易从外部视觉辨认以非接触方式进行驱动的状态、并且由于磁而对用户等造成的不良影响少的非接触传递机构唱机。唱机(10)具备转盘(11)、驱动马达(12)、非接触传递机构(13)、唱臂(14)和机壳(16)。非接触传递机构(13)具备驱动侧旋转体(28)和磁性部(21)。驱动侧旋转体(28)通过驱动马达(12)的驱动力而旋转。驱动侧旋转体(28)由永磁铁(32)构成。磁性部(21)由软磁性体构成。通过从永磁铁(32)作用于磁性部(21)的吸引力,使转盘(11)伴随着驱动侧旋转体(28)的旋转而从动旋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唱机。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在唱机中对转盘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力传递机构,公知了皮带驱动方式以及直接驱动方式。皮带驱动方式是经由悬挂于驱动马达与转盘之间的皮带来传递旋转力。直接驱动方式是通过与转盘同轴地配置并且驱动轴坚固地结合到转盘的驱动马达将旋转力直接传递到转盘。
但是,虽然不是转盘用的驱动力传递机构,但作为驱动力传递机构,公知一种通过磁力以非接触方式将驱动马达的旋转力从驱动侧旋转体传递到从动侧旋转体的非接触传递机构(专利文献1、2)。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驱动侧旋转体以及从动侧旋转体,使用在圆周部对N极和S极交替地进行多极充磁而得到的磁性圆板(强磁性体)。在专利文献2中,具备由交替地配置有N极和S极的多极磁铁构成的驱动侧旋转体以及在至少一部分使用强磁性体的从动侧旋转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834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51844号公报
驱动马达产生的振动如果传递到转盘,则对唱片回放造成不良影响。在皮带驱动方式以及直接驱动方式的驱动力传递机构中,通过机械结合来传递驱动马达的旋转力,因此,无法完全避免驱动马达的振动传递到转盘。因此,发明者们研究采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非接触传递机构作为将驱动马达的旋转力传递到转盘的传递机构。
另外,在唱机等音频设备的用户中,不仅追求高音质、还在视觉上欣赏音频设备的高品位的外观、特殊的机构的用户也较多。对于发明者们来说,存在想要迎合这样的用户的爱好,以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的方式将非接触传递机构组装到唱机这样的期望。
然而,在满足这样的发明者们的期望的同时,将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非接触传递机构组装到唱机,为此存在如下问题。即,在专利文献1、2记载的驱动力传递机构中,作为从动侧旋转体使用强磁性体。强磁性体始终保持着磁力。
为了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非接触传递机构,优选在转盘的外周附近配置强磁性体,但如果在转盘的外周附近配置强磁性体,则强磁性体放在用户的附近,因此,有可能由于磁而对用户等造成不良影响。作为对用户造成的不良影响的对象,例如考虑用户拥有的信用卡等记录有磁信息的磁卡、模拟时钟等。
另外,作为唱机的拾音机构而发挥功能的唱头具备唱针、线圈和永磁铁,具有通过线圈以及永磁铁将唱针的振动变换成电信号而输出的构造。因此,如果在唱头的附近存在始终保持着磁力的强磁性体,则有可能对唱头的信号变换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容易从外部视觉辨认以非接触方式进行驱动的状态、并且由于磁而对用户等造成的不良影响少的非接触传递机构的唱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蒂雅克股份有限公司;株式会社普罗斯巴音,未经蒂雅克股份有限公司;株式会社普罗斯巴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79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再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数据线收纳功能的移动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