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风系统及新风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8071.5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1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孙英辉;姚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智权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F24F1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张清芳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风系统 新风控制系统 数据采集器 新风净化机 新风控制器 空气净化 管理设备 室内空气 移动终端 智能化 服务器 净化 | ||
公开了一种新风系统及新风控制系统。该新风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器、新风控制器、服务器、移动终端和新风净化机。该新风控制系统包括新风系统中至少一个新风系统和管理设备。本发明通过一种便捷的操纵方式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实现了空气净化的智能化,节省了时间,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风系统及新风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包括了对空气质量的追求。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室内空气的净化程度决定了人们是否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空气净化是指针对室内的各种环境问题提供杀菌消毒、降尘除霾、祛除有害装修残留以及异味等整体解决方案,提高改善生活、办公条件,增进身心健康。室内环境污染物和污染来源主要包括放射性气体、霉菌、颗粒物、装修残留、二手烟等。我国大气污染已经从上世纪煤烟型污染演变为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成为全球气溶胶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其中以京津冀、长三角、成渝、中原地区等为全球污染之最,PM2.5年均浓度已超过70ug/m3,超过国家标准的2倍以上,高于WHO指导值的7倍以上。2009-2012年卫星遥感表明,我国灰霾污染有持续加剧之势,其中华北、华中、华东及成渝地区增长趋势尤为突出。从2009-2012年1月份同期卫星遥感数据来看,1月份灰霾污染的频次、影响范围、影响强度均呈现增加态势,特别是2013年1月份发生的灰霾事件覆盖了我国整个华北及华东大部分地区,涉及的区域超过130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8.5亿,严重污染暴露人口2.5亿人,其持续时间之长、覆盖范围之广、污染程度之高、危害人群之多在全球均属罕见。另外一方面,室内污染已经成为对人们家居健康生活的重要威胁,中国环境保护协会有关数据统计表明:90%白血病患儿家中曾进行过豪华装修,每年210万儿童死于豪华装修;80%的家庭装修甲醛超标;70%孕妇流产和环境污染有关;每年中国因室内环境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高达11.1万人,平均每天304人死亡。室内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现代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风系统及新风控制系统。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风系统及新风控制系统,其能够解决室内空气净化问题的智能新风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新风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器、新风控制器、服务器、移动终端和新风净化机;
所述数据采集器,用于实现对空气的实时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所述新风控制器;
所述新风控制器,用于将所述检测数据与预设数据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发送至服务器;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控制信息并发送至新风净化机;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新风控制器传输的对比结果,并将结果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控制信息,并将所述控制信息发送至新风控制器;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对比结果并实时显示;将用户的控制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新风净化机,用于根据控制信息对空气进行处理。
优选地,所述数据采集器包括:多个传感器和第一通信单元。
所述多个传感器,用于对空气的实时检测,并将初始数据通过第一通信单元传输给所述新风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多个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甲醛传感器、油烟传感器、PM2.5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所述新风控制器包括:第二通信单元、控制单元和路由通信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智权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智权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80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