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出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8427.5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3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龚海浪;陈辉祥;吴石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袁礼君;王琼 |
地址: | 361026 福建省厦门市自由贸易试***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器 壳体 出水装置 出水段 出水口 分流孔 进水段 过滤部件 水流方向 上端 过滤件 进水端 嵌入 过滤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出水装置,包括:壳体;分流器,设置在壳体的上部或嵌入在壳体的上端,水流能够通过分流器进入到壳体的内部;过滤件,设置在壳体进水端,进入分流器的水流先通过过滤部件,以过滤掉进入分流器的水中的杂质。分流器具有多个分流孔,分流孔沿水流方向具有进水段和出水段,进水段具有一出水口,出水口的直径小于出水段的直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出水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产生微气泡的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使水流带气泡的出水装置,都是在壳体的环壁处设置有吸气孔,从分流器流过的水流达到壳体时使壳体内部形成负压,壳体内的负压使外部空气从壳体环壁处的吸气孔被吸入到壳体内,使从分流器流入的水流与从外部吸入的空气充分混合形成气泡水。
近年来,通过研究发现,含有微小气泡的水流(称为微气泡水)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而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例如,对于同样体积的水流来说,含有丰富微气泡的水流与不含有微气泡的水流相比,在冲洗或沐浴等应用中,可以提升清洁效果。如大量微小气泡,另一方面,从微气泡装置流入到容器内的水富含有微气泡,使得整个容器内的水都呈乳白色,且这样的乳白色的水能维持一段时间。这样的视觉效果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出水装置,其能够利用水流有效地产生微气泡,以满足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出水装置,包括:壳体;分流器,设置在壳体的上部或嵌入在壳体的上端,水流能够通过分流器进入到壳体的内部;过滤件,设置在壳体进水端,进入分流器的水流先通过过滤部件,以过滤掉进入分流器的水中的杂质。分流器具有多个分流孔,分流孔沿水流方向具有进水段和出水段,进水段具有一出水口,出水口的直径小于出水段的直径。
优选地,进水段的出水口的直径与出水段的最大端的直径的比例在0.2-0.9的范围内;进水段的出水口的截面积与出水段的最大端的截面积的比值在0.04-0.81的范围内。
优选地,进水段的出水口的直径与进水段和出水段的高度之和的比例在0.05~0.3范围内。
优选地,进水段具有一沿水流方向直径缩小的喇叭口。
优选地,进水段和出水段都包括一圆柱形孔,且进水段的圆柱形孔的直径小于出水段的圆柱形孔的直径。
优选地,出水段还包括台阶部,台阶部连接到进水段且呈进水口直径小于出水口直径的喇叭状。
优选地,出水段呈进水口直径小于出水口直径的喇叭口状。
优选地,出水段包括:与进水段相连接的呈锥状的第一出水段;以及与第一出水段相连接的呈锥状的第二出水段,其中,第一出水段的锥角不同于第二出水段的锥角。
优选地,第一出水段的锥角在3°-15°的范围内;以及第二出水段的锥角在4°-10°的范围内。
优选地,分流器与壳体形成一个没有进气孔的封闭空间。
优选地,整流器,其容置在壳体中且在分流器的下游处,且在整流器与壳体之间设置有滤网;整流器包括:多个同心设置的整流环,其对应于分流器中的呈环形分布的分流孔的位置;以及支架,其连接并支撑整流环。
优选地,进水段和出水段均是进水口直径小于出水口直径的喇叭状。
优选地,分流孔的入口直径与分流孔的总高度的比值在0.05-0.3的范围内;分流孔的锥角在3°-20°的范围内;分流孔的入口直径与分流孔的出口直径的比值在0.2-0.9的范围内。
本发明解决的方案是设计一种产生微气泡的出水装置,且该出水装置无需在壳体上设置吸气孔,简化了生产工艺流程,降低模具开发的困难度,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84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