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分辨全极化雷达的昆虫水平飞行速度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8700.4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1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龙腾;胡程;王锐;李文青;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58 | 分类号: | G01S1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温子云;仇蕾安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昆虫 全极化 水平飞行 高分辨 求解过程 雷达 最小二乘法估计 波束 天线方向图 参数估计 观测数据 回波信号 昆虫飞行 雷达观测 模型建立 水平分量 迭代 构建 测量 穿越 | ||
1.一种基于高分辨全极化雷达的昆虫水平飞行速度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全极化雷达的调频步进频信号模型以及天线方向图模型,建立昆虫回波信号模型,归一化并取对数,得到观测数据模型:
其中,e是自然对数,观测数据模型中两个的未知参数Vh和τ,表示成向量的形式θ=[Vh,τ]T,向量中的元素用θi(i=1,2)表示;Vh是要提取的昆虫飞行速度的水平分量;τ是昆虫与雷达波束中心轴距离最近的时刻;θ0.5为半功率波束宽度;R是昆虫到雷达的距离;K=8ln2;
步骤二、采集数据,比较同一个目标得到的四路回波数据,取其中信噪比最高的一路,经过预处理后得到观测数据w=[w0 w1 ... wM-1]T,数据长度为M;采用步骤一得到的观测数据模型,在R和θ0.5相同的条件下产生的模型数据为u(θ)=[u1 u2 ... uM-1]T;
步骤三、利用w与u(θ),基于最小二乘法估计出模型中的未知参数Vh和τ,获得昆虫的水平飞行速度及其时刻的估计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分辨全极化雷达的昆虫水平飞行速度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采用迭代方式求解未知参数,为:
S31、构造代价函数J(θ)为:
J(θ)=(w-u(θ))H(w-u(θ)) (2)
其中,上标H表示复共轭转置;
S32、用Jk表示第k次迭代的代价函数,Jk+1表示第k+1次迭代的代价函数,是第k次迭代的第i个估计参量,是第k+1次迭代的第i个估计参量;代价函数J在处的二阶泰勒展开式为:
S33、为了使Jk+1达到最小,求式(3)中Jk+1对的导数,并令其等于0,得到:
S34、选择迭代初始值,用式(4)的迭代公式进行计算,每次迭代完毕判断求解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若不满足要求,则迭代次数k值加1,返回S33,进行下一次迭代;
若满足要求,则当前值就是水平速度Vh和时刻τ的估计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分辨全极化雷达的昆虫水平飞行速度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开始迭代时θ的初始值为:水平速度Vh的初始值范围是[0,20],时刻τ的初始值范围是[0,1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分辨全极化雷达的昆虫水平飞行速度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满足相邻两次迭代估计值之差均小于10-5的视为满足精度要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分辨全极化雷达的昆虫水平飞行速度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采集数据为:将全极化雷达布置在昆虫迁飞密集的野外,夜晚开启雷达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调整天线俯仰角使雷达波束垂直对天,进行采集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分辨全极化雷达的昆虫水平飞行速度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预处理为:选择回波数据波峰所在的附近区域数据作为观测数据,将观测数据归一化,得到和模型相匹配的观测数据w=[w0 w1 ... wM-1]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870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