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VDF分离膜生产中的溶剂回用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8766.3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4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田立;李静;汪朝晖;汪效祖;崔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久盈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3/05 | 分类号: | C07C233/05;C07C23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邓唯 |
地址: | 2118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能回收 凝固槽 漂洗槽 提纯 聚乙烯吡咯烷酮 二甲基乙酰胺 成膜添加剂 无机盐离子 析出 聚乙二醇 热水浸泡 生产能耗 生产配料 生产溶剂 循环利用 有机溶剂 超重力 分离膜 溶剂 回用 精馏 制膜 去除 回收率 浓缩 返回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PVDF中空纤维膜生产溶剂二甲基乙酰胺DMAc及热能回收利用的技术,通过超重力精馏方式,将PVDF膜生产时凝固槽、漂洗槽中的低浓度有机溶剂进行提纯浓缩,去除溶液中的成膜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以及水中的无机盐离子等,得到的DMAc产品浓度达到99.8%,可返回到PVDF制膜生产配料中,实现DMAc的循环利用。在提纯DMAc浓度的同时,析出大量的高温水分,可回用到PVDF中空纤维膜生产线凝固槽、漂洗槽以及热水浸泡槽中,实现水分及热能回收利用。该技术产生的DMAc回收率高,损失少,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生产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DMAc回收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VDF中空纤维膜制备过程中产生的低浓度DMAc废水回收利用及热能循环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生产工艺是采用溶剂相转化法,将PVDF与高分子成孔剂PVP溶解在强极性溶剂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配成制膜液,然后通过泵将制膜液从喷丝头挤出,进入凝固液非溶剂水中,此时制膜液中极性溶剂DMAc会与凝固液中的非溶剂水发生相互扩散过程,最终使液态相的PVDF转变成固态相成膜。
而在溶剂相转化法制备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过程中,大量的高纯度有机溶剂DMAc被消耗掉,进入凝固液中与非溶剂水互溶,同时DMAc浓度的降低,杂质的引入使得该消耗掉的大量的高纯度DMAc不能被制膜过程重复利用,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对环境有害。由于DMAc是一种抑菌剂,在低浓度时也会杀死污水处理池中的活性污泥,因此目前利用生化处理的方法处理DMAc尚无很好的办法。
专利号为CN105646271A公开一种萃取回收头孢呋辛酸生产废水中DMAc的方法,该方法向质量分数为17%~18%的DMAc头孢呋辛酸废水中加入碱碳酸钠,静置后滤去杂质,然后按萃取剂与含碱废液一定的体积比,加入萃取剂,静置分液,得到有机相,旋蒸出低沸点溶剂。该方法对DMAc浓度有特定的限制,针对PVDF中空纤维膜生产行业DMAc浓度低至5%左右的废水萃取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制膜废水中含有的PVP、PEG、无机盐等能否有效萃取并与DMAc分离,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并且萃取剂也是一种外来杂质,对萃取后的DMAc中含有微量的萃取剂成分,DMAc的纯度也很难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PVDF中空纤维膜制备生产过程中产生低浓度DMAc溶液回收以及处理设备产生热能循环利用技术。
一种PVDF分离膜生产中的溶剂回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预热:将PVDF生产中产生的废凝固液进行预热处理;
第2步,汽化:对第1步预热后的料液在再沸器中进行低温沸腾;
第3步,第一次精馏:将第2步得到的蒸汽送入超重力精馏床中进行精馏处理,精馏床顶部得到的蒸汽冷凝水返回至PVDF生产中的热水浸泡槽;
第4步,第二次精馏:对第2步中的再沸器进行升温处理,提高超重力精馏床的回流比,超重力精馏床继续进行精馏,精馏床顶部得到的蒸汽冷凝水返回至PVDF生产中的凝固浴槽和/或漂洗槽;
第5步,第三次精馏:对第2步中的再沸器进行升温处理,超重力精馏床继续进行精馏,精馏床顶部得到的蒸汽冷凝水收集于缓存罐中,直至无水蒸汽产生,再将缓存罐物料返回至第1步中重新回收处理;
第6步,第四次精馏:对第2步中的再沸器进行升温处理,超重力精馏床继续进行精馏,调整超重力精馏床的回流比为0,回收得到DMA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久盈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久盈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87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