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修理高负荷主结构部件和次结构部件的结构预固化修理补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11017.6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9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布莱克·A·伯特兰;阿尔内·K·刘易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音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5/40 | 分类号: | B64F5/40;B32B7/12;B32B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陈鹏;瞿艺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修理 负荷 结构 部件 固化 | ||
提供了一种用于再加工制品的方法及用于修理复合材料的修理补块套件。该方法包括在需要再加工的复合结构的区域上形成补块。形成包括将第一膜粘合剂放置在需要再加工的复合结构的区域上方,其中,第一膜粘合剂在复合结构的第一表面区域上方延伸,包括超过整个需要再加工的区域,将第一预固化板层堆叠件放置在第一膜粘合剂上方,其中,第一预固化板层堆叠件在复合结构的第二表面区域上方延伸;将第二膜粘合剂放置在第一预固化板层堆叠件上,其中,第二膜粘合剂在复合结构的第三表面区域上方延伸;以及将第二预固化板层堆叠件放置在第二膜粘合剂上方,其中,第二预固化板层堆叠件在复合结构的第四表面区域上方延伸。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修理高负荷主结构部件和次结构部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安装在复合结构的再加工区域中的补块(patch,补丁)。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通常由具有显著不同的物理或化学特性的两种以上的组成材料制成。典型地,该组成材料包括例如树脂的基质(或结合)材料以及例如纤维网络的增强材料。当组合时,组成材料通常产生具有不同于各个组成材料的特性的复合材料,即使组成材料通常在复合材料的完成结构内保持分离和明显。例如,复合材料可能比传统材料更强和/或更轻。碳纤维增强聚合物为这种复合材料的一个示例。
完全或部分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复合结构在飞机构造的各种应用中用于形成高负荷主结构部件和次结构部件,包括机身、机翼和飞机的其他部件。例如,飞机的机翼和机翼部件,例如襟翼,可以由复合蒙皮构件构成。通常,将这些复合产品分层(layer on layer)堆积在模具上,或者放置纤维部件并然后用树脂浸渍。
虽然复合物非常坚固,但它们通常不如金属坚韧,并且因此在装配期间、维修期间或操作期间易于损坏或变形。修理这些部件可能需要几个步骤,包括耗时的锥形砂磨。因此,用于修理复合结构的改进的结构、方法和套件将是对本领域的一种受欢迎的补充。
发明内容
在一个示例中,具有一种用于再加工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需要再加工的复合结构的区域上形成补块。形成包括将第一膜粘合剂放置在需要再加工的复合结构的区域上,其中,第一膜粘合剂在复合结构的第一表面区域上方延伸,包括超过整个需要再加工的区域,将第一预固化板层堆叠件(ply stack)放置在第一膜粘合剂上方,其中,第一预固化板层堆叠件在复合结构的第二表面区域上方延伸;将第二膜粘合剂放置在第一预固化板层堆叠件上,其中,第二膜粘合剂在复合结构的第三表面区域上方延伸;以及将第二预固化板层堆叠件放置在第二膜粘合剂上方,其中,第二预固化板层堆叠件在复合结构的第四表面区域上方延伸。
在另一个示例中,具有一种用于再加工制品的方法。该修理方法包括在需要再加工的结构的区域上方形成补块,其中,该补块包括基本上等于预定硬度的硬度。补块的形成包括交替进行在需要再加工的复合结构的区域上方放置至少一种膜粘合剂和放置至少一个预固化板层堆叠件,其中,至少一种膜粘合剂在复合结构的第一表面区域上方延伸,并且至少一个预固化板层堆叠件在复合结构的不同于第一表面区域的第二表面区域上方延伸。该方法还包括将至少一种膜粘合剂结合到复合结构的表面。
在又一个示例中,具有一种用于修理复合材料的修理补块套件。该修理补块套件包括:第一膜粘合剂,由第一形状限定并具有第一大小;第一预固化板层堆叠件,具有第二大小;第二膜粘合剂,大小不同于第一膜粘合剂;以及第二预固化板层堆叠件,大小不同于第一预固化板层堆叠件。
这些示例的优点部分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部分将从该描述中理解,或者可以通过实践示例而了解。这些优点将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元件和组合来实现和获得。
应当理解,上面的概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仅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不是限制所要求保护的示例。
附图说明
结合到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教导的示例并且与该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A为根据一个示例的飞机生产和维修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音公司,未经波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10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