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条灯的配光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11694.8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0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世芬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W131/107;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301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条 透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条灯的配光透镜,所述透镜的本体为一体成型,包括底面、入射光腔、弧形上表面、扇形曲面、过渡面、卡柱和卡槽,所述入射光腔的内腔壁为光的入射面,其包括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具体的,底面上设置所述入射光腔,腔体自底面向透镜本体内凹成型,腔壁形成为光的入射面,光腔位于底面中心位置,光腔内用于放置LED光源。透发明的透镜与墙面垂直的方向的截面为一个顶部为条状微结构的透镜单元,光线由光源出发入射到透镜内后经过透镜单元的反射面反射后准直出射,再由顶部条状微结构扩散柔光,使得透镜能够洗得较高同时也能照亮墙面底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ED光学系统配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条灯的配光透镜。
背景技术
LED照明芯片已经是较为广泛应用的照明技术,LED芯片经过初步的封装后已经完成了初次配光,由封装组件完成,初次配光后具有一定的随机设计的发光角度,在应用于照明灯具上时,往往还需要再次配光,即二次配光,以根据具体照明场景的应用需求完成配光设计,比如室内照明、路灯照明、舞台照明、景观照明等。
目前有部分LED灯具的应用领域有“洗墙灯”,所谓洗墙灯,是一种将照明光照射在墙面上的照明方式,多见于建筑外墙照明、景观照明等,通常是将光线尽量平行于墙面照射,使得在墙面上形成特定的光斑、光照效果,通常光斑效果越佳,光照效果越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的主要应用于洗墙照明的线条灯的配光透镜。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条灯的配光透镜,所述透镜的本体为一体成型,包括:
透镜的底面,底面上设有入射光腔,腔体自底面向透镜本体内凹成型,腔壁形成为光的入射面;
透镜的弧形上表面为椭圆柱的部分侧表面,具体为椭圆柱被平行于轴线方向的平面所截取的部分侧表面;弧形上表面为光的出射面;弧形上表面的两端延伸至与底面交接;弧形上表面上设有若干条状纹路,条状纹路在弧形上表面上沿弧形方向两端延伸;
还包括位于弧形上表面两侧的扇形曲面,该扇形曲面形成为,一条端点在所述底面上的曲线段以位于底面上且经过其端点的直线作为轴线旋转所形成的轨迹面;所述曲线段自底面端点处斜向上延伸,且其斜率随着延伸过程逐渐增大;所述曲线段沿两边方向旋转至与底面交接;弧形上表面两侧的两个扇形曲面相互对称,且随着曲线段向上延伸,两个扇形曲面对称点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扇形曲面形成为光的反射面;
所述弧形上表面与底面之间的垂直高度大于扇形曲面与底面之间的垂直高度,在弧形上表面与扇形曲面之间为过渡面,过渡面为非光学面;
所述入射光腔的腔壁包括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所述第一入射面形成为圆环体朝向环心内侧的部分表面,具体为圆环体朝向环心内侧的表面被平行于圆环体轴线的平面所截取的部分表面;第一入射面的两端沿所述弧形上表面的两端方向逐渐延伸靠近底面至与底面交接;第二入射面位于第一入射面的两侧,两侧的两个第二入射面相互对称,第二入射面连接于第一入射面和底面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入射面为平面。
优选的,所述弧形上表面的两端宽度大于或等于扇形曲面的两端宽度。
优选的,所述弧形上表面以垂直于底面且经过所述曲线段所旋转围绕的轴线的平面作为对称面,弧形上表面在该对称面的两侧相互对称。
优选的,所述入射光腔与底面的垂直高度小于扇形曲面与底面的垂直高度。
优选的,所述过渡面为平面,且垂直于底面。
优选的,所述底面上设有突出于底面的卡柱。
优选的,所述底面上设有突出于底面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弧形上表面为通过将马鞍形曲线沿一个方向拉伸而成的曲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世芬,未经刘世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16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