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用户关系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11771.X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7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力卡;张慧嫦;张青;付华峥;赖琮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14 | 分类号: | H04L41/14;H04L41/5061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孙玉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用户 关系 确定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涉及一种通信用户关系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本公开的方法包括:根据通信记录信息确定用户组中用户之间的密切度衡量信息,用户组包括通信记录信息对应的任意用户对;根据用户组对应的密切度衡量信息,对用户组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进一步确定用户之间的关系。本公开采用大数据处理方法,可以针对全网任意通信的两个用户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对大量用户组的分类,再确定用户关系,实现了并行分析全网用户的关系,不会出现重复、循环运算,提高了分析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用户关系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通信用户关系的挖掘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运营商可以利用通信用户之间的关系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高质量的服务,例如家庭套餐、骚扰电话屏蔽等。
目前,通信关系分析技术主要通过目标个体通讯录、通信话单完成分析。即针对指定个人,建立单人的通信关系分析模型。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目前针对个人的通信关系分析,难以实现对全网海量用户进行关系分析,若将全网用户关系分解为个体逐一分析关系,会有大量重复、循环运算,消耗巨大极难实现,同时数据存储、更新十分困难。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高效实现全网规模的用户关系分析。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用户关系的确定方法,包括:根据通信记录信息确定用户组中用户之间的密切度衡量信息,用户组包括通信记录信息对应的任意两个用户;根据用户组对应的密切度衡量信息,对用户组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确定用户组中用户之间的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之间的密切度衡量信息包括:用户之间一次通信的密切度;根据通信记录信息确定用户组中用户之间的密切度衡量信息包括:根据用户之间一次通信中各项通信记录信息值,和各项通信记录信息值对应的权重,确定用户之间本次通信的密切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切度衡量信息还包括:历史累积密切度;用户组中第一用户对第二用户的历史累积密切度是根据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每一次通信的密切度和本次通信方向权重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切度衡量信息还包括:用户依赖度;用户组中第一用户对第二用户的用户依赖度是根据第一用户对第二用户之间历史累积密切度,对比第一用户对所有用户之间的历史累积密切度之和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有用户组对应的密切度衡量信息,对用户组进行分类包括:将用户组对应的密切度衡量信息输入预先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确定核心关系用户组与非核心关系用户组;对核心关系用户组进行分类。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组对应的密切度衡量信息,对用户组进行分类包括:将用户组对应的密切度衡量信息输入预先训练的分类模型,对用户组进行分类。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记录信息包括:用户之间通信时段信息、用户位置信息、通话时长信息、振铃时长信息中至少一项;该方法还包括:采集用户的通信信息,通信信息包括:信令记录信息、短信记录信息和话单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信息;从通信信息中提取用户号码、起始时间、应答时间、结束时间、漫游位置、来源局向、采集位置、协议类型中至少一项,并生成通信记录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用户组进行分类还包括:对非核心关系用户组进行分类;该方法还包括:通过匹配相同分类的核心关系用户组和非核心关系用户组中的用户,形成分类的用户关系网。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用户关系的确定装置,包括:密切度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通信记录信息确定用户组中用户之间的密切度衡量信息,用户组包括通信记录信息对应的两个用户;分类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组对应的密切度衡量信息,对用户组进行分类;关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分类结果,确定用户组中用户之间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17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