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拟人型炒茶机器人及利用该炒茶机器人炒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12006.X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6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赖火生;陈新度;吴磊;吕思杰;林进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P30/00 | 分类号: | A23P30/00;A23F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帮专高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74 | 代理人: | 胡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拟人 型炒茶 机器人 利用 方法 | ||
1.一种拟人型炒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柜、炒茶主体装置、设于所述炒茶主体装置下方的炒锅和用于固定所述炒茶主体装置的固定架,所述炒茶主体装置包括肩部部件和分别设于肩部部件两端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末端设有一用于炒茶的手抓,所述手抓设于所述炒锅内,所述肩部部件上设有一用于采集炒锅图像的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肩部部件与所述固定架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控制所述肩部部件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所述控制柜控制;
所述机械臂包括大臂部件和小臂部件,所述肩部部件与所述大臂部件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控制大臂部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大臂部件与所述小臂部件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小臂部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通过所述控制柜控制;设大臂部件的长度为L1,小臂部件的长度为L2,翻炒过程中,手抓与机械臂的连接点D沿着炒锅内壁曲线运动,因此运动过程中D点坐标满足炒锅内壁曲线方程f(x)=p1+p2×x+p3×x2;
根据几何关系式:可知大臂部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1、小臂部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2;
根据变换矩阵可知大臂部件的角速度w1、小臂部件的角速度w2;
通过控制机械臂让手抓对茶叶进行翻炒时:
所述大臂部件转动过程中,大臂部件的旋转角度满足五次样条函数角速度满足所述w1,角加速度满足α1=2a21+6a31t+12a41t2+20a51t3;
所述小臂部件转动过程中,小臂部件的旋转角度满足五次样条函数角速度满足所述w2,角加速度满足α2=2a22+6a32t+12a42t2+20a52t3;
所述手抓与所述机械臂之间通过腕关节支座连接,所述腕关节支座内设有电磁抱闸器,所述电磁抱闸器通过旋转轴固定在所述腕关节支座内,所述手抓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上设有用于使手抓保持在张力状态的弹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拟人型炒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a01、a11、a21、a31、a41、a51的解为:
a01=θ01
其中θ01为手抓在起点时大臂部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1f为手抓在终点时大臂部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t1f为手抓从起点运动到终点时预设时间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拟人型炒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a02、a12、a22、a32、a42、a52的解为:
a02=θ02
其中θ02为手抓在起点时小臂部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2f为手抓在终点时小臂部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t2f为手抓从起点运动到终点时预设时间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20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真空联合式茶叶毛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搅拌式茶叶炒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