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火可塑料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2990.X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4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肖虎;王帅帅;李杰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5/565;C01B17/79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梅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可塑料 高纯氧化铝粉 粉煤灰 磷石膏 制酸 硫化物 熟料 混合物料 研磨 联产 制备 焙烧 废渣利用率 聚丙烯酸钠 固液分离 溶液制备 改性剂 硅微粉 结合剂 碳化硅 氧化镁 浮选 溶出 生料 硫酸 添加剂 送入 加工 | ||
1.一种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火可塑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磷石膏、粉煤灰、添加剂和改性剂混合并研磨制成生料,送入窑内焙烧,制得熟料;
B、将步骤A制得的熟料以液固体积比为4-6:1进行水磨溶出,并进行固液分离;
C、将步骤B分离得到的残渣经浮选,分离得硫化物;
D、将步骤C分离出的硫化物置于30-50%的富氧环境下,在800-1200℃下焙烧3-5h,焙烧产生的烟气经五氧化二钒催化反应后,采用浓硫酸进行吸收,制得硫酸;
E、将步骤B分离得到的溶液加入氧化钙恒温搅拌,过滤得高纯偏铝酸钠溶液,向高纯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至白色沉淀不再产生,然后将白色沉淀滤出后得氢氧化铝;
F、将步骤E制得的氢氧化铝加入盐酸搅洗3-4次,再进行搅拌水洗,水洗至滤液呈中性,得高纯氢氧化铝,将高纯氢氧化铝焙烧,得高纯氧化铝粉;
G、将步骤F制得的高纯氧化铝粉与碳化硅、硅微粉、聚丙烯酸钠、氧化镁均匀混合,研磨得混合物料,使用时在混合物料中加入结合剂混合均匀得耐火可塑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火可塑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添加剂为碳酸钠、硫酸钠或烧碱;所述改性剂为无烟煤、碳或煤矸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火可塑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生料中,磷石膏和粉煤灰按照1:0.8-2.2重量比的比例混合,添加剂添加比例按生料中所含Na2O和A12O3+Fe2O3总和的分子比为1:1添加,改性剂的混合比例为生料总重量的1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火可塑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窑为工业回转窑、工业隧道窑或工业立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火可塑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是在温度1000-1350℃下焙烧时间1-2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火可塑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氧化钙的用量为7-12g/L;其中将步骤B分离得到的溶液加入分析纯氧化钙恒温搅拌时的温度为80-90℃,搅拌时间为1.5-2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火可塑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所述盐酸的浓度为40-60g/L,温度为40-60℃;所述高纯氢氧化铝焙烧的焙烧温度为350-600℃,焙烧时间为2-3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火可塑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按重量份计,所述耐火可塑料包含高纯氧化铝粉10-15份、碳化硅70-75份、硅微粉5-10份、聚丙烯酸钠0.01-0.05份、氧化镁0.02-0.1份和结合剂10-15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火可塑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所述结合剂为硅溶胶,硅溶胶中的SiO2%含量30-3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火可塑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所述混合物料粒径为100-2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29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