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VSD敷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3922.5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6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颜廷亭;郭华超;李潘;秦晓素;陈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15/42 | 分类号: | A61L15/42;A61L15/28;A61L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敷料 敷料材料 氯化钠 氨水 生物医学材料 生物相容性 孔隙结构 流延成型 工艺流程 魔芋胶 造孔剂 交联 薄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VSD敷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学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魔芋胶为原料,加入造孔剂氯化钠,通过流延成型方法得到薄膜,采用冷冻干燥得到敷料材料,敷料材料采用氨水进行交联,提高其强度。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流程短,方法简单便捷,制备的医用VSD敷料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较高的强度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VSD敷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学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整个人体外表面,面积广大,因此也最容易受到损伤。由于火灾烧伤或者意外事故引起皮肤大面积创伤,很容易引起皮肤的感染或引发炎症。为了治疗皮肤感染,促进创口愈合,医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VSD是一种治疗创伤创面技术,采用含有引流管的泡沫敷料,对患者伤口进行覆盖或填充,形成封闭的空间,最后通过引流管和负压清除腔隙及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因为医用VSD是在密闭的系统内进行,它可以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此外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减少病苦,并减轻工作量。随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引流创面敷料材料的开发也日益得到关注。敷料起到保护创面、防止体液和蛋白质流失、防止细菌侵入引起炎症作用,并对增殖细胞提供支撑。
目前,敷料材料主要分为传统敷料材料和新形态敷料材料。传统敷料材料主要以纱布辅料为主,纱布类敷料,无法保持创面湿润创面愈合慢;敷料纤维容易和肉芽组织融合,造成异物反应,同时又造成换药的疼痛;纱布敷料则需要频繁换药,换药的工作量大,且纱布敷料的换药,会造成新生组织的损伤,增加新的创伤;新形态敷料材料所包含的水胶体和水凝胶敷料材料改善了传统敷料的不足,但由于其自身的力学性能差,限制了其在敷料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VSD敷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魔芋胶为原料制备良好的孔隙结构、较高的强度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医用VSD敷料,制备方法简单便捷,医用VSD敷料具有透气好、隔热好、吸收性能好、防止微生物、不含有毒或刺激性物质、不释放颗粒或纤维、保持伤口形状、使用方便、性价比高等优点,能够为VSD治疗创伤提供干净、温暖的环境,并且吸收多余的分泌物,保护伤口周围部位。
一种医用VSD敷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将魔芋胶粉体加入到超纯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溶融体A;
(2)在步骤(1)的溶融体A中加入氯化钠造孔剂,继续搅拌得到溶融体B;
(3)将步骤(2)的溶融体B进行超声脱泡处理;再采用流延法制备成魔芋胶薄膜C;
(4)将步骤(3)所得魔芋胶薄膜C置于冰箱中预冷冻,然后再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敷料材料D;
(5)将步骤(4)的敷料材料D置于氨水溶液中交联处理1~5h得到交联敷料E;
(6)将步骤(5)的交联敷料E置于乙醇和/或超纯水中浸泡脱除氯化钠造孔剂,置于温度为35~45℃条件下干燥,裁剪成正方形得到交联敷料F;
(7)采用明胶包覆步骤(6)的交联敷料F的底面和侧面,然后置于质量百分数浓度为1%的戊二醛溶液中进行交联处理0.5~2.0h即得医用VSD敷料;
所述步骤(1)魔芋胶粉体与超纯水的固液比g:mL为1:(60~100),磁力搅拌速度为500~700r/min;
所述步骤(2)中魔芋胶粉体与氯化钠造孔剂的质量比为(1~4):1;
所述步骤(4)中预冷冻的温度为-40~-30℃,预冷冻的时间为12~24h;冷冻干燥处理的温度为-40~-30℃,冷冻干燥处理的时间为24~4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39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