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NB-IoT云车载智能读卡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4576.2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4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付清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科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34139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斌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模块 电性连接 读卡模块 时钟模块 蜂鸣器 无线通信功能 串口 通信运营商 车载智能 读卡终端 客户需求 数据传输 信号传输 信号连接 字库模块 采集 终端 传输 通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B‑IoT云车载智能读卡终端,包括AT24C256模块、DS1302时钟模块、MC20模块与SIM模块,字库模块、ARM单片机、MF_RC522读卡模块、W25Q64模块、蜂鸣器以及继电器模块,所述MC20模块与SIM模块组成GSM模块,所述ARM单片机与MF_RC522读卡模块、AT24C256模块、DS1302时钟模块、蜂鸣器和继电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模块与GSM模块电性连接。使用ARM单片机通过MF_RC522串口与GSM模块通信使用标准的AT指令来控制GSM模块实现各种无线通信功能,GSM模块是通过GPRS模块实现数据传输速率的,可以更快地实现数据的传输与采集,还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信号连接,并且本终端的GSM模块可以满足大多数通信运营商的信号传输,可以极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NB-IoT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NB-IoT云车载智能读卡终端。
背景技术
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成为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只消耗大约180KHz的带宽,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NB-IoT是IoT领域一个新兴的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广域网(LPWAN)。NB-IoT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据说NB-IoT设备电池寿命可以提高至至少10年,同时还能提供非常全面的室内蜂窝数据连接覆盖。
一些企业由于厂区较大,因此常常会配备企业班车,用于员工在厂区内的乘坐,员工乘坐厂区班车时,常常会通过刷卡对其身份进行识别,信息记录以及计费等,然而现有的读卡技术反应较慢,且数据需要通过存储装置下载,使用不便捷,或者通过无线进行数据传输,而传统无线数据传输速度慢,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基于NB-IoT云车载智能读卡终端,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NB-IoT云车载智能读卡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NB-IoT云车载智能读卡终端,包括AT24C256模块、DS1302时钟模块、MC20模块与SIM模块,字库模块、ARM单片机、MF_RC522读卡模块、W25Q64模块、蜂鸣器以及继电器模块,所述MC20模块与SIM模块组成GSM模块,所述ARM单片机与MF_RC522读卡模块、AT24C256模块、DS1302时钟模块、蜂鸣器和继电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模块与GSM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MF_RC522模块的FM_MISO端口、FM_MSOI端口、FM_SCK端口、FM_NSS端口和FM_RSTF端口与ARM单片机的PB4/SP13_MISO端口、PD2/UART5_RX端口、PB5/SP13_MOSI端口、PC12/UART5_TX端口和PB3/SP13_SCK端口对接,实现数据的读与写。
优选的,所述SIM模块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第四端口和第五端口分别与MC20模块的SIM1_VDD端口、SIM1_RST端口、SIM1_CLK端口、SIM1_DATA端口和SIM1_GND端口。
优选的,所述MC20模块的MC20_TXD端口和MC20_RXD端口与继电器模块的第六端口和第七端口对接。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模块的第八端口和第九端口与 ARM单片机的PC11/UART4_RX端口和PC11/UART4_TX端口对接。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模块中的WiFi_IN端口与ARM单片机的PA8端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科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科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45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