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齿板增强型复合板材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4839.X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9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万里;尹伟;魏颖颖;谢红磊;方园;刘伟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3/26 | 分类号: | B32B3/26;B32B3/30;B32B15/085;B32B37/04;B32B37/10;B32B37/12;B32B7/12;B32B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10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齿板 芯材 热塑性高分子材料 增强型复合板材 齿板 生产工艺 开口形状 空心结构 凸起花纹 承载力 附着性 可回收 可循环 椭圆 销钉 变形 铺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板增强型复合板材及其生产工艺,包括芯材和金属齿板,所述芯材的上、下面通过金属齿板增强,芯材为热塑性高分子材料,芯材的结构为空心结构;所述金属齿板上设有销钉和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的凸起花纹;所述金属齿板开口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椭圆或其它多变形。本发明具有附着性好、改善原地承载力、铺设方便、可循环使用、残破后可回收再造、成本低、使用安全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为复合材料,具体为一种齿板增强型复合板材及其生产工艺,应用于交通、建筑等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板材多采用单层钢板,虽然其具有较好刚度,承载能力好,易于加工,但是仍存在一下不足。
1.钢板较重,铺设和移动较为困难,费时费力,而且运输、叠放也不方便,成本较高。
2.在遇到如车辆或外力冲击时容易出现不可自然复位的凹痕,易变形,使用寿命短。
3.由于钢板表面较光滑,摩擦系数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如在松软砂土、淤泥等土上使用时,其与地基的抓着力小,不利于车辆或行人行走。
4.现有纯的高分子塑料强度低、刚度不足和耐冲击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纯的高分子塑料强度低、刚度不足和耐冲击性不好等问题,提供一种齿板增强型复合板材及其生产工艺,具有附着性好、改善原地承载力、铺设方便、可循环使用、残破后可回收再造、成本低、使用安全等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齿板增强型复合板材,包括芯材和金属齿板,所述芯材的上、下面通过金属齿板增强,芯材为热塑性高分子材料,芯材的结构为空心结构;所述金属齿板上设有销钉和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的凸起花纹;
所述金属齿板开口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椭圆或其它多变形。所述的齿板开口形状可使在压制过程中,溢出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形成不同形状的凸起花纹。
所述芯材的空心结构可以为蜂窝形状、圆球形状、圆柱状,以及其它的多边形柱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热塑性高分子材料为高分子聚乙烯、高分子聚丙烯。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齿板由钢板、铝板或其它金属板材冲压而成,在冲压的过程中,齿钉一次成型。
上述一种齿板增强型复合板材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进行单板芯子加工:单板芯子加工是通过加热模具将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加热至半熔融状态后,在热塑性高分子材料表面铺上带销钉的金属齿板,并由加热模具压制一次成型;为提高金属齿板和热塑性高分子材料之间的粘结力,在金属齿板和热塑性高分子材料之间涂抹界面剂以提高两者间的界面相容性,增强整体粘结力;
2)然后进行双板拼合:双板拼合分为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在单板芯子加工完成的基础上,通过加热板将单板芯子粘结面加热至半熔融状态后,再使用平板压机将两块单板沿芯子面正法线方向压制粘结,其中,在加热板加热单板芯子时,首先将加热板放置两块单板芯子中间位置,待芯子被加热至半熔融状态时,将加热板沿单方向从芯子之间迅速抽离,之后使用平板压机挤压单板,最后通过压实、冷却凝固工艺,去除平板压机,获得复合板材本体成品。
第二种方式是在单板芯子加工完成的基础上,通过加热板将单板芯子粘结面加热至半熔融状态后,再使用滚轮压机将两块单板沿芯子面正法线方向压制粘结,其中,在加热板加热单板芯子时,首先将加热板放置两块单板芯子中间位置,待芯子被加热至半熔融状态时,将加热板沿单方向从芯子之间迅速抽离,之后使用滚轮压机挤压单板,最后通过压实、冷却凝固工艺,获得复合板材本体成品。
所述的金属齿板由钢板、铝板或其它金属板材冲压而成,齿板开口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椭圆或其它多变形,在冲压的过程中,齿钉一次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48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