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粒毛盘菌黑色素作为抗急性肾损伤药物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5127.X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2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叶明;杨柳青;陈婷婷;黄千里;李井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062 | 分类号: | A61K36/062;A61K9/20;A61K9/48;A61P13/1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乔恒婷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急性肾损伤 黑色素 制备 粒毛盘菌 顺铂 种粒 胞内黑色素 肾组织损伤 无毒副作用 药理学实验 服用方便 小鼠体重 小鼠血清 炎性因子 表达量 可用 肾脏 蛋白 升高 诱导 应用 表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粒毛盘菌黑色素作为抗急性肾损伤药物的用途,是在制备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粒毛盘菌黑色素为粒毛盘菌YM156胞内黑色素LIM。药理学实验证明,LIM可改善顺铂诱导的小鼠体重减轻和肾指数升高,有效降低小鼠血清Cr、BUN水平,增强肾脏中CAT、SOD、GSH‑PX活性,增加GSH含量,降低MDA含量,减少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同时降低了p38 MAPK、p53以及caspase 3蛋白的表达量。LIM改善了顺铂导致的急性肾损伤,表现出对肾组织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无毒副作用,可用于制备抗急性肾损伤药物,根据需要按药剂学的常规制备方法制成各类剂型,服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粒毛盘菌黑色素在药物制备中的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粒毛盘菌YM156胞内黑色素LIM作为抗急性肾损伤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黑色素是一类酚和吲哚的复杂生物分子。它通常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和其他物质结合,存在于一些微生物,动物,植物,细菌和人体皮肤,毛发,眼球,内耳,脑和其他组织中,具有抗辐射、抗氧化、抗癌、肝损伤保护、调节胃肠道健康、鏊合重金属、免疫调节等生物学和药理学特性。如《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2):116-119)及《食品科学》(2009,30(17):185-189)分别介绍了葡萄皮色素、粒毛盘菌黑色素作为抗氧化物质的用途。《微生物学通报》(2014,41(2):334-343)介绍了细菌黑色素具有抗紫外辐射、清除自由基等功能。本课题组近年发现黑色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菌、降血脂等。目前国内外未见有文献提及将粒毛盘菌黑色素作为制备抗急性肾损伤药物的应用方面的报道。
急性肾损伤(AKI)是顺铂诱导的肾毒性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一种多因素多阶段临床综合征,其特征为肾小球滤过功能显着降低(从几小时到几天),导致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报道证明顺铂诱导的AKI与氧化应激相关,反映在肾中抗氧化酶水平降低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氧化应激激活一系列信号蛋白通路,如炎症通路核因子-κB(NF-κB)。此外,顺铂也能激活许多促进细胞死亡的复杂信号通路。一般来说,参与顺铂诱导的AKI的机制似乎很复杂,包括炎症,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虽然顺铂是最有效的抗癌药物之一,但该药物的临床应用受到其毒性作用主要是肾毒性的限制,因此开发具有抗急性肾损伤功效的新型天然产品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粒毛盘菌黑色素作为抗急性肾损伤药物的用途,使用该黑色素制备抗急性肾损伤药物,以满足人们对抗急性肾损伤药物的需求。
本发明粒毛盘菌黑色素作为抗急性肾损伤药物的用途,是所述粒毛盘菌黑色素在制备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粒毛盘菌黑色素为粒毛盘菌YM156胞内黑色素LIM。
本发明粒毛盘菌黑色素的应用,是药剂学的常规制备方法,将有效量的LIM与常规药用辅料混合,加工制备成抗急性肾损伤药物片剂或胶囊,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粒毛盘菌黑色素的质量占总药物质量的35%以上。具体加工方法如下:
1、片剂加工
将200-400g的粒毛盘菌黑色素与药用辅料稀释剂200-250g、助流剂20-60g混匀后,与250-500mL乙醇混合均匀制得软材,软材过筛得到湿颗粒,干燥后整粒,最后加入润滑剂5-10g混匀后压片,制成1000片片剂。所述药用辅料稀释剂选用糊精或干淀粉;所述助流剂采用滑石粉或微粉硅胶或微晶纤维素;所述润滑剂采用硬脂酸镁或硬脂酸锌。
本实施例推荐的片剂加工的优选例为:取过80-100目筛的上述粒毛盘菌黑色素500g、稀释剂糊精240g、助流剂滑石粉40g,混合均匀后加450mL乙醇混合均匀制得软材,软材过筛得到湿颗粒,干燥后整粒,最后加入润滑剂硬脂酸镁10g混匀后压片,制成1000片,片重0.8g,黑色素含量0.5g/片。
2、胶囊剂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51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