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冷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15372.0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0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童山虎;丁玉龙;陶樯;刘顺潮;李子潇;聂彬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丁玉龙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孙洁;张晓川 |
地址: | 05143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 ||
1.一种充冷设备,包括第一传输装置、储存装置(23)、以及第二传输装置,所述第一传输装置用于将来自所述储存装置的符合预定要求的载冷介质(Z)输出以供使用,并将使用后的待制冷载冷介质(Y)传输至所述储存装置,所述第二传输装置用于从储存装置接收待制冷载冷介质(Y)并将制冷后的符合预定要求的载冷介质(Z)传输至所述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存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储存单元(231)和第二储存单元(232),所述第一储存单元(231)设置用于容纳所述符合预定要求的载冷介质(Z),所述第二储存单元(232)设置用于容纳所述待制冷载冷介质(Y);
所述第一储存单元(231)和所述第二储存单元(232)通过隔板(233)分开,将使用后的所述待制冷载冷介质(Y)和所述符合预定要求的载冷介质(Z)分开;
所述第一储存单元(231)和所述第二储存单元(232)是流体连通的;
制冷后的所述符合预定要求的载冷介质(Z)传输至所述第一储存单元(2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从所述第一储存单元(231)将符合预定要求的载冷介质(Z)输出以供使用,并将使用后的待制冷载冷介质(Y)传输至所述第二储存单元(2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装置从所述第二储存单元(232)接收所述待制冷载冷介质(Y)并将制冷后的符合预定要求的载冷介质(Z)传输至所述第一储存单元(23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装置(23)为箱体,所述箱体设置有保温层。。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存单元(23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将符合预定要求的载冷介质(Z)向外输出的第一出液管路(221)和用于接收第二传输装置传输的符合预定要求的载冷介质(Z)的第一进液管路(2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存单元(232)上设置有用于将使用后的待制冷载冷介质(Y)向外输出的第二出液管路(241)和至少一个用于接收使用后的待制冷载冷介质(Y)的第二进液管路(2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液管路(221)和/或所述第二出液管路(241)设置于所述储存单元(231,232)下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管路(242)和/或所述第二进液管路(222)设置于所述储存单元(231,232)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包括第一循环泵(21)和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循环泵(21)将符合预定要求的载冷介质(Z)经第一出液管路(221) 输出,所述使用后的待制冷载冷介质(Y)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液管路(241)上的喷淋装置传输到所述第二储存单元(232)。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装置包括第二循环泵(24)和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循环泵(24)将使用后的待制冷载冷介质(Y)经第二出液管路(241)输出,所述制冷后的符合预定要求的载冷介质(Z)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液管路(242)上的喷淋装置传输到所述第一储存单元(231)。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冷装置(26),所述制冷装置(26)设置于所述第二传输装置的传输路径上,对使用后的待制冷载冷介质(Y)进行制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26)为制冷机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丁玉龙,未经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丁玉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53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