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绿茶控温酶促烘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5396.6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0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昭平县将军红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4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关文龙 |
地址: | 546899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茶 控温 酶促 烘焙 烘房 抽湿 摊晾 排气 电热系统 加热过程 加热升温 均匀扩散 绿茶品质 水分释放 温度一致 有效控制 电风机 芳香醇 糖苷酶 冷风 喷入 半成品 加热 香气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绿茶控温酶促烘焙方法,包括加热升温、控温酶促、排气抽湿、摊晾,其中加热过程采用电热系统加热,短时间内升温,然后通过电风机输入冷风由烘房两侧向中心均匀扩散,控制烘房温度,待烘房两侧温度与中心温度一致,喷入混合糖苷酶剂,最后排气抽湿,摊晾即得。本发明的绿茶控温酶促烘焙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绿茶半成品中的水分释放,酶促使绿茶内部香气成分芳香醇平均提升18.42%以上,α‑法呢烯平均提升50.46%以上,显著改善绿茶的口感,提高绿茶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绿茶烘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茶控温酶促烘焙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分为不发酵茶(绿茶)、部分发酵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等)、发酵茶(黑茶、红茶等),而绿茶中主要成分有氨基酸、水溶性膳食纤维素,滋味爽醇回甘,广受消费者喜爱。
绿茶在烘焙过程伴随着复杂的热交换与物质交换,随着茶叶水分的释放,茶叶会产生特殊茶香成分,而湿度与温度的变化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温度升高过快,加快茶叶内部水分的挥发,但高温造成茶叶特殊茶香成分形成障碍,温度过低,在茶叶水分释放缓慢,空气流动较差,不利于茶叶保存,且口感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茶控温酶促烘焙方法,有效控制绿茶半成品中的水分释放,优化绿茶叶内部茶香成分结构,改善绿茶的口感,提高绿茶品质。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实现的:
绿茶控温酶促烘焙方法,包括加热升温、控温酶促、排气抽湿、摊晾,其中加热过程采用电热系统加热,短时间内升温,控温过程通过电风机输入冷风由烘房两侧向中心均匀扩散,控制烘房温度,待烘房两侧温度与中心温度一致,喷入混合糖苷酶剂,最后排气抽湿,摊晾即得。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系统加热初期10-15min内烘房温度升至65-70℃。
进一步的,当烘房温度≥70℃时启动电风机输入冷风,控制烘房温度为55-65℃。
进一步的,所述的混合糖苷酶剂包括α-葡萄糖苷酶液20-40ml、β-半乳糖苷酶液20-30ml。
进一步的,所述α-葡萄糖苷酶液浓度为20-30U/ml、β-半乳糖苷酶液浓度为10-20U/ml。
进一步的,所述控温酶促过程,烘房湿度为50-60%。
进一步的,所述控温酶促时间15-20min。
所述的排气抽湿,烘房温度40-50℃,湿度10-15%。
得到的绿茶含水量为8-15%。
所述摊晾时间为30-45min。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绿茶控温酶促烘焙方法,加热过程采用电热系统加热,通过排风机输入冷风,冷风由烘房两侧向中心均匀扩散控制烘房温度,有效控制绿茶半成品中的水分释放,促优化绿茶叶内部茶香成分结构,增加茶叶内部醛类、醇类和酮类特殊茶香成分,使得绿茶的口感香醇,同时避免高温湿热破坏茶叶叶绿素,影响绿茶色泽。
2.本发明的绿茶控温酶促烘焙方法,烘焙过程中喷入α-葡萄糖苷酶液、β-半乳糖苷酶液在热风环境下有效催化水解茶叶内部芳樟醇、香叶醇、香草醇等单萜烯醇类化合物香气前体糖苷,释放香气,且还能促进茶叶内部芳香醇与香叶醇等互为顺反异构单萜烯醇化合物结构互变,优化绿茶内部茶香成分,达到提香、增香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昭平县将军红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昭平县将军红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53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香红茶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老陈红茶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