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6021.1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6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风;陈志强;陈爱国;王铮;陈达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先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茂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软管 外露 针芯 安全输液针 内组件 硬管段 医疗器械技术 可用性 导管留置 可弯曲的 输液部位 输液状态 弯曲软管 穿刺 非预期 后端部 前端部 软管段 输液器 输液针 拔出 刺穿 刺伤 容置 适配 硬质 拉扯 围住 输液 感染 脱离 | ||
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涉及医疗器械技术,在输液状态下,内组件后退被固定在套管的后端部,使得针芯脱离前软管且容置在套管内,无需拔出针芯,有效防止误刺伤感染。套管的前段为可弯曲的软管段,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虽然输液针的外露部分比较长,但是可以弯曲软管段,使外露部分能够固定在人体被穿刺输液部位附近,避免了外露部分过长而无法固定,解除了传统硬质的外露部分过长发生拉扯而引起的非预期风险。套管包括硬管段,内组件后退被固定之后,针芯前端部被硬管段围住,可以有效防止针芯前端刺穿套管。实现输液器适配、软管输液、导管留置和解决了临床可用性等多项性能,结构简洁,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适于工业化生产及临床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
背景技术
自发明静脉输液以来,输液领域及护理业界就存在诸多痛点,其中反映集中且一直被诟病不已的问题之一,就是输液时钢针对血管的伤害,护理业界一直都在寻求性价比合适的输液针产品对传统输液钢针进行替换。近年来,由于静脉留置针的软管特性,穿刺入血管的部份是软质导管,输液的时候对血管损伤少,病人可以带针轻度活动,一些发达地区开始使用静脉留置针替代传统钢针进行输液,尤其是小儿输液,则更为普遍。静脉留置针适用于人体多个部位的穿刺,一次穿刺可以连续或间隔多次、多天使用,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深受护患欢迎,同时节省了大量的医疗护理人力物力,具有重大的医疗经济意义。当然这种留置针也可以作为常规的一次性输液针使用。
传统的留置针的缺点也很多,第一、现有的留置针价格贵;第二、直型留置针与输液器不能预装配,导致护士需要穿刺后再连接输液器,操作较为繁琐,劳动强度大幅增加。Y型留置针虽可与输液器预装配,但结构复杂,使用起来十分不便,即使现在已经有厂家把留置针与输液器预装配,由于其使用不便影响穿刺,实际中护士仍然还是拆开单独使用,预装配形同虚设;第三、现有广为人知的留置针无论直型还是Y型都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缺点,就是穿刺后须拔除硬质的针芯,这个动作极易导致护理人员被误刺伤感染,对于每天执行输液的护理人员来说,职业风险大,尽管目前也有不少防刺伤的安全型留置针,但要么结构性成本更昂贵,要么就偏离了人体工程学需要,用于人体临床极其不便。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留置针的向血管进行穿刺一端称为“前端”,将与其相反一端称为“后端”。
为解决上述误刺伤感染的安全问题,现存在一种穿刺后内藏针芯的留置针,其结构一般包括内组件和外组件,外组件包括外针座、套管和前软管,前软管固定于外针座的前端部,套管的前端部与外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套管、外针座和前软管依次连通。内组件包括针芯、内针座和内软管,针芯是硬质的钢针,针芯的后端与内针座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内软管的前端部与内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内软管、内针座和针芯依次连通,内软管穿在所述套管内。初始状态下,内针座处在外针座内,针芯贯穿在前软管内且从前软管的前端穿出。穿刺时,医护人员推动针芯与前软管一起刺入血管中,穿刺成功后,医护人员拉动内软管,让内针座、内软管以及针芯后退至套管内,没有被完全抽离,内组件被锁紧在套管的后端部,在内软管的后端部连接输液器,柔软的前软管留在血管中,液体依次经过内软管-内针座-针芯-套管-外针座-前软管进行输液。
如日本寺冈吉辅在公开号为CN1271609A的“带有翼的注射针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披露了在注射针后端设置可伸缩的收纳护套,通过注射针与保护护套之间相对的滑动位移,使注射针从初始位置轴向后退至输液位置,从而解决钢针误刺伤风险。同样地,日本森胁邦治在公开号为CN1767868A的“带有翼的护罩的医用针装置”技术方案中,披露了“轴芯,其插入护罩管内孔以便可以轴向移动”,及“轴芯的后端能与输液管连接并且针的尖部能储存在护罩管的内孔中”等设计,也是通过将针芯从初始位置轴向后撤位移到输液位置,以使套管收纳针芯以达到防止误刺伤的目的,这两份技术方案所披露的本质接近,都能够有效防止误刺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先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先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60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针头脱落的胰岛素泵专用针
- 下一篇:智能输液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