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靠的双极性SnO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6165.7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0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辛倩;宋爱民;屈云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H01L21/34 |
代理公司: | 11676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褚庆森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层 制备 薄膜晶体管 覆盖层 双极性 氧化铝 薄膜 绝缘层 材料形成 互补逻辑 退火处理 外界环境 低功耗 漏电极 衬底 漏极 源极 氧气 电路 隔离 生长 应用 | ||
1.一种可靠的双极性SnO薄膜晶体管,包括衬底、栅极(1)、绝缘层(2)、半导体层(3)、源极(4)和漏极(5),半导体层与绝缘层相接触,源极和漏极与半导体层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层为氧化亚锡SnO半导体层,SnO半导体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氧化铝Al2O3材料形成的覆盖层(6),Al2O3覆盖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4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靠的双极性SnO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在衬底采用导电材料的情况下,衬底可同时作为栅极;在衬底采用非导电材料的情况下,应在衬底上制作导电层作为栅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靠的双极性SnO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采用诸如二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氧化铪HfO2、氧化钛TioO2或氮化硅SiN的绝缘材料。
4.一种可靠的双极性SnO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a).制备SnO半导体层,在含有氧气的氛围中采用反应磁控溅射工艺,在绝缘层的表面溅镀一层SnO薄膜,以形成SnO半导体层;
b).制备源、漏电极,采用图形化工艺在SnO半导体层上生长源极、漏极导电电极;
c).生长Al2O3薄膜,在SnO半导体层的外表面生长一层Al2O3薄膜,作为覆盖层,以实现对SnO半导体层的的覆盖;
d).退火处理,将步骤c)中制备的器件进行退火处理,即可得到双极性SnO半导体TF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靠的双极性SnO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采用具有100nm热氧化二氧化硅层的重掺杂Si片,重掺杂Si片同时作为衬底和栅极,二氧化硅层作为绝缘层;在反应磁控溅射过程中,靶材选用高纯金属Sn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靠的双极性SnO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采用诸如掩膜版、光刻的图形化工艺,源极和漏极采用诸如Ti、Au、Pd或ITO导电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靠的双极性SnO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生长Al2O3薄膜的方法采用原子层沉积ALD,所制备的Al2O3薄膜的厚度大于或等于4n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靠的双极性SnO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的退火条件为:首先将器件加热至175~250℃,并保持0.5~2小时,然后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61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