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外多波束测深仪几何性能校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16772.3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4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韩鸿胜;王收军;柳义成;曹玉芬;倪文军;刘楠;窦春晖;高辉;赵晖;曹媛媛;吴晓雪;李妍;李绍辉;高术仙;周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13 | 代理人: | 栾志超 |
地址: | 300456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外 波束 测深 几何 性能 校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外多波束测深仪几何性能校准装置,包括水平位移部分、回转部分、升降部分和转接法兰盘部分其特征在于回转部分设置水平位移部分上,升降部分一端与回转部分连接,升降部分另一端与转接法兰盘部分连接;水平位移部分包括操作台和平行双导轨;操作台底端设置有车轮,操作台通过车轮与平行双导轨滑动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回转部分、升降部分实现多波束测深仪基阵在水下升降、回转、水平位移等多维状态控制,获得多波束测深仪测深参数的修正值,以保障其测深量值的准确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下测绘仪器计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运工程领域一种室外多波束测深仪几何性能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多波束测深仪凭借全覆盖高效作业的优势,成为水深精细探测的主要声呐设备。但是由于缺乏标准化的计量校准装置,无法对测量成果质量进行科学评定,因此多波束测深仪测深与扫宽两项几何性能参数的计量校准尤为重要。为保证海洋测量数据准确度,定期计量校准其探测性能具有实际的研究与应用价值。测深准确度和扫宽能力是衡量多波束测深仪性能最为直观的技术指标,应进行规范化校准。
多波束测深仪的计量校准需要大型基础设施的支撑,用于计量测深或扫宽指标的大型试验水池和水下换能器多维运行控制机构是必不可少的。由于高昂的基建和维护费用,我国尚未建设专门用于多波束测深仪测深或扫宽性能计量校准的试验水池,目前多波束测深仪测深不确定度评估主要在海上特定测区进行,通过测量相交测线,利用重叠区域测点比对或者引入更高精度等级测量方式进行内符合或外符合评估,潮汐、涌浪、剖面声速、海底地形等环境影响因素,给自校结果引入较大误差,以至于多波束测深仪的测量溯源性和可信度难以保证。目前多波束测深仪扫宽性能主要从脉宽、声源级、波束指向性等水声基本参数角度进行评估,是设备出厂检验的必要程序。但从使用者角度来讲,更为关注多波束测深仪扫幅宽度内有效的水深值点,需要精确可溯源的控制机构结合理想尺寸的大型试验水池完成规范化的扫宽性能校准。
现有技术中,专利201310413021.1提出一种多波束测深精度检定系统,通过所述的支柱上分别设置有左侧导轨和右侧导轨,左侧导轨上设置有左侧滑块,右侧导轨上设置有右侧滑块,滑台安装在左侧滑块和右侧滑块上,左侧导轨上固定安装有齿条,第一电机安装在滑台上,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滑台上还设有分别与左侧导轨和右侧导轨对应的第一电磁吸盘和第二电磁吸盘,实现波束测深精度检定系统带动,多波束测深仪沿左侧导轨和右侧导轨滑动,但波束测深精度检定系统仅能实现水平位移,不能实现回转、升降调节,不利于多波束测深仪扫幅宽度内有效的测深参数的修正值的获取,不能很好地保障其测深量值的准确可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外多波束测深仪几何性能校准装置,通过回转部分、升降部分实现多波束测深仪基阵在水下升降、回转、水平位移等多维状态控制,获得多波束测深仪测深参数的修正值,以保障其测深量值的准确可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室外多波束测深仪几何性能校准装置,包括水平位移部分、回转部分、升降部分和转接法兰盘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部分设置所述水平位移部分上,所述升降部分一端与所述回转部分连接,所述升降部分包括升降套筒,所述升降套筒包括多个依次套接的套筒,内层所述套筒下端与所述转接法兰盘部分连接;
所述转接法兰盘部分包括套筒端法兰盘、竖向法兰盘和基阵端法兰盘,所述套筒端法兰盘与内层套筒下端法兰盘连接,所述竖向法兰盘连接套筒端法兰盘和基阵端法兰盘。
优选地,所述套筒端法兰盘与内层套筒下端法兰盘通过整平顶丝连接,所述竖向法兰盘包括上竖向法兰盘和下竖向法兰盘,所述上竖向法兰盘和所述下竖向法兰盘通过法兰盘转轴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67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