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体系连续快速测定海水溶解性铵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7048.2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5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鹏;洪义国;岳维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地址: | 51030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快速测定 样品量 铵盐 耗时 微量硝酸盐 硝酸盐测定 方法使用 海水溶解 溶液用量 实时测定 还原率 海上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体系快速测定水体铵盐的方法。本发明设计了1ml的反应体系,通过优化1ml反应体系中各溶液用量,以及反应时间,使得体系的稳定性好,还原率高,本发明操作简单、耗时少、需要样品量少等,解决了常规水体硝酸盐测定方法使用样品量多、耗时长、过程繁琐等问题,是一种在海上简单、准确、实时测定水体微量硝酸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地球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体系快速测定水体氨酸盐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氨氮(NH4+-N)作为自然水体营养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可评价水体质量、污染程度、自净状况的好坏,是自然水体中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关键要素[1–2]。对水体铵盐的准确测定是研究氮素的形态、分布特征和各形态氮转化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重要基础。目前铵盐的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和营养盐自动分析技术等[7–8]。因荧光法反应体系需要加热处理且生成产物不够稳定,使该法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营养盐自动分析技术虽可大批量自动分析样品,但涉及仪器价格昂贵,在多数实验室难以推广普及;分光光度法因其测定简单、准确且不需贵重仪器等特点而被广泛采用。分光光度法主要包括次溴酸钠氧化法[9]和靛酚蓝分光光度法[10]两种,但是靛酚蓝法灵敏度低、操作繁琐且存在基体效应[11],而次溴酸钠氧化法以其无需剧毒试剂、简便、氧化率高等优点而被很多实验室采用。但《海洋调查规范》“次溴酸钠氧化法测铵盐”的实验过程中需要清洗大量玻璃仪器,利用分光光度计逐个测定样品吸光度,具有耗时长和工作量大的特点,且废液量大,易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吴卓智认为玻璃内部存在氮化物杂质,遇到次溴酸盐或NaOH溶液会产生氨,严重干扰铵盐的测定,容易出现重复性差、空白值高和线性差等现象,而采用塑料制品可降低空白值,改善线性关系[12]。
该方法一般采用25ml反应体系,反应10min,最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然而,进行实验之前需进行广口玻璃瓶的清洗、烘干等工作,过程繁琐、耗时长,玻璃仪器在船上操作不方便。同时,每次进行样品测定时,使用的样品量多,即使不在船上进行现场测定,也需花费一定人力物力将样品带回实验室,况且样品不宜保存太久。
由于上述诸多影响因素,急需开发一种在船上简单、准确、实时测定水体微量硝酸盐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船上简单、准确、实时测定水体铵盐的小体系快速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常规锌镉还原法过程繁琐、耗时长、使用样品量多等不足,测定的水体样品不仅仅局限于低铵盐浓度,对于高铵盐浓度也适用。我们对其在多个环节上进行了改进:一是采用一次性圆底旋盖2mL塑料离心管作为反应容器,使用前仅用超纯水清洗,节省了常规酸液浸泡过的玻璃比色管清洗的时间;二是用塑料烧杯代替玻璃烧杯配制次溴酸盐和NaOH溶液,减弱了玻璃仪器的干扰;三是采用了酶标仪进行分光光度测定,可批量测定样品吸光值,有效提高测定的通量。改进的小体系次溴酸钠氧化法有效降低了样品使用量,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测定的精度和效率,取得了理想的测定效果。另外,相比较其他方法,本方法尽量减少玻璃仪器的使用,对仪器的操作要求不高,适用于船上的现场测定。
本发明的小体系连续快速测定海水溶解性铵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标准工作曲线的制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7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