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服务的软件货架实现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7171.4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9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阎坤;李涛;潘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芊雨;俞佳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货架 管理功能 软件行为 版本化 知识库 接口标准化 储存管理 服务框架 可扩展性 软件组件 性能优势 业务项目 组件调度 瘦终端 下载 服务 服务器 标准化 自动化 入库 调度 查找 分类 共享 客户 配置 审批 发布 展示 保证 开放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软件货架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基于Rest的分布式微服务框架;为业务项目组开放共享自建组件的接口以实现自动化的自建组件入库审批和发布;对组件提供分类展示;提供对组件的查找和下载的功能;对组件进行标准化和版本化配置;对每个组件提供完整的知识库和最佳实践;基于Etcd对组件进行调度;以及基于Etcd提供软件行为管理功能,其中,组件至少包括自建组件。本发明的基于微服务的软件货架实现方法采用Redis进行软件组件接口标准化和版本化储存管理,并自主开发基于Etcd的组件调度和软件行为管理功能,充分利用服务器端的性能优势,保证在框架中每个系统的横向可扩展性,大大减少客户端的负荷,达到“瘦终端”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业务支撑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软件货架实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分布式文件系统是指文件系统管理的物理存储资源不一定直接连接在本地节点上,而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与节点相连,将固定于某个地点的某个文件系统,扩展到任意多个地点/多个文件系统,因而具有数据可备份、数据安全、稳定性高等优点。
软件组件共享是为了满足分布、异构的计算环境要求,实现程序组件化、标准化、共享化的前沿技术,它允许任意两个软件组件进行跨进程、跨机器、甚至跨语言、跨操作平台通信和互相调用。但同时,存在着行业内标准不统一,技术产品不成熟,分布式环境下保持一致性较困难的问题。
目前,现有技术有如下两种软件组件共享方式:
一种为基于Citrix的异地软件共享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是通过Web使用远程系统中的应用,采用了“瘦客户计算(thin-client computing)”技术路线。其基本原理是:终端和服务器通过TCP/IP协议连接,瘦客户机作为客户端将其鼠标、键盘的输入传递到终端服务器处理,服务器再把处理结果(屏幕更新)传递回客户端显示。
另一种为基于Web Service的软件资源共享:基于Web Service的软件资源共享方法采用WebService技术对软件资源进行底层的封装、集成和调用,采用基于ASP模式的统一平台实现软件资源的集中应用、管理和分配。Web Service可以看成是部署在Internet上的API,可以方便地被应用程序甚至其他Web Service集成和调用,形成新的应用服务。WebService技术能够很好地实现异构软件资源的标准化封装和高度集成,使得客户端能够方便地为服务器提供软件资源和调用服务器端的软件资源。
现有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1、基于Citrix的异地软件共享系统是通过TCP/IP协议以远程访问的形式来实现软件资源的共享,这种方式导致该技术存在网络连接资源长时间占用影响服务器操作、传输效率受限、传输资源不安全等缺点。2、基于Web Service的软件资源共享基于C/S模式,采用Web Service技术对服务器端的软件资源进行底层的封装、集成和调用,并通过客户端机器缓存处理的方式将共享软件的信息传递给客户端。当用户访问需要使用的软件资源时,服务器将该软件打包发送至客户端缓存中,从而实现软件资源共享。该方法中服务器只充当云存储的功能,没有充分利用服务器强大的计算和管理功能,并且客户端缓存会额外开销,也并没有真正达到“瘦终端”的目标。现有的大部分应用软件不能直接在Web上共享和使用。要进行重新开发、适配或移植,包装成B/S结构后才能通过Web访问,因此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投入。而且,由于B/S应用的实现技术的限制等原因,很多专业软件和应用很难移植到B/S结构,造成了如下问题:(1)软件开发环境、数据库基础软件、硬件通信测试设备重复配置。(2)开发过程中技术不同步、开发成果共享不及时、耗费多余的人力和时间整合。(3)产品研发模式单一、产品结构不一致、产品模块不通用,造成不同软件系统之间对接困难。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71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