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贯通式炉底及天然气加热炉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7656.3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0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兴;黄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东威电炉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7/00 | 分类号: | B21J17/00;B21J17/02;B21K27/00;B21K2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科果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3 | 代理人: | 薛涛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气加热炉 多通道 贯通式 蜂窝式结构 蓄热式烧嘴 高低不平 高温烧结 贯通通道 卡料现象 空气预热 能耐高温 前后贯通 燃烧装置 预热空气 自动出料 组合模块 变形量 导向槽 耗气量 倾斜式 燃气炉 碳化硅 蓄热体 组合式 耐磨 拼装 平行 节约 | ||
1.一种多通道贯通式炉底,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底本体(1),设在炉底本体(1)上前后贯通且相互平行的多个贯通通道(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贯通式炉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底本体(1)是通过碳化硅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贯通式炉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通道(101)的截面为半圆状或者倒等边梯形状。
4.一种天然气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2),炉体(2)的炉腔四周设有隔热保温层(3),所述的炉体(2)的前后分别设有进料门(201)和出料门(202),所述的炉体(2)的炉腔底部设有炉底本体(1),且该炉底本体(1)位于炉体(2)的炉腔底部设有的隔热保温层(3)的上部,所述的炉底本体(1)上设有贯通进料门(201)和出料门(202)之间且相互平行的多个贯通通道(101),所述的进料门(201)外设有进料台(4)和进料装置(5),所述的进料装置(5)用于将放入到进料台(4)上的坯料推入到贯通通道(101)中,并将经过高温加热后的坯料推出出料门(202);
所述的炉体(2)的两侧固定设有燃气烧嘴(6),该燃气烧嘴(6)的端部穿过隔热保温层(3)延伸到炉体(2)的炉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天然气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装置(5)包括安装平台(501),固定设在安装平台(501)上的多个相互平行的推动气缸(502),且每个推动气缸(502)的伸缩端与之相对应的贯通通道(101)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天然气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门(201)和出料门(202)分别设有用于封堵炉体(2)的炉门(2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天然气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2)的进料门(201)和出料门(202)端部分别设有炉门提升架(7),所述的提升架(7)上固定设有提升机构(8),所述的提升机构(8)包括固定在炉门提升架(7)顶部的安装座(801),该安装座(801)上设有链条轮(802),所述的链条轮(802)上缠绕的链条(803)的一端与炉门(203)固定连接,所述的链条轮(803)上连接有用于驱动链条轮(803)进行转动的拉绳(804)。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天然气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2)的两侧设有天然气通道(204),所述的燃气烧嘴(6)固定在炉体(2)的两侧,且该燃气烧嘴(6)的嘴部位于天然气通道(204)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天然气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2)的侧面设有热电偶(205),所述的热电偶(205)的端部穿过炉体(2)延伸到炉体(2)的炉膛内。
10.根据权利要求4-9任一所述的天然气加热炉提供了一种天然气炉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S1.将所要加热的坯料放入到进料台(4)上,打开炉门(203),根据客户需求设置多个推动气缸(502)的推动间隔时间,开启推动气缸(502)将放在进料台(4)上的坯料按照设定的推动间隔时间推入到贯通通道(101)中;
S2.开启与燃气烧嘴(6)连通的天然气,并进行点火,喷入到炉体(2)内部的天然气被点燃,点燃后的天然气对进入到炉体(2)腔体内的坯料进行加热;
S3.推动气缸(502)按设定的节拍推料,经过天然气加热后,将其对应在贯通通道(101)上经过高温加热后的坯料按节拍有序推出出料门(202),完成坯料的加热,进行锻造或金属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东威电炉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东威电炉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76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