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电石渣制备活性氧化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18408.0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6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会泉;李占兵;李少鹏;孙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F11/02 | 分类号: | C01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电石 制备 活性 氧化钙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电石渣制备活性氧化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电石渣浆液进行筛分处理,得到粗颗粒和筛分浆液;将得到的筛分浆液进行旋流处理,得到第一溢流浆液和第一底流浆液;将第一底流浆液再次进行旋流处理,得到第二溢流浆液和第二底流浆液,两次溢流浆液混合后固液分离,得到细颗粒,第二底流浆液固液分离得到中粗颗粒;再将得到的细颗粒与添加剂混合,依次进行成型处理和烧结处理,得到活性氧化钙。本发明所述方法将不同粒径的电石渣颗粒分离得较为彻底,且具有不同的用途,实现了电石渣的资源化利用;所述方法工艺简单、流程短,无二次固废排放,有效解决了电石渣的污染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电石渣制备活性氧化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石渣是电石与水反应制备乙炔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聚氯乙烯(PVC)行业每年排放约1800万吨电石渣。电石渣中含有丰富的钙资源,具有很大潜在资源再利用价值,其利用途径主要包括建材生产、环境治理、普通钙化工产品。电石渣通常配套水泥生产线,近年来,随着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消耗的电石渣量逐渐减少,整体利用率仅为排放量的15%,造成电石渣的大量堆放,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并且严重污染环境。
活性氧化钙又称有效氧化钙,是衡量石灰质量的主要指标。国际上广泛采用品质好、反应快、造渣彻底的活性氧化钙取代普通氧化钙应用于冶金行业。活性氧化钙因其具有晶粒小、气孔率高、体积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反应性强、杂质低、粒度均匀等优点也被化工以及其他行业高端产品广泛应用。传统活性氧化钙由煅烧碳酸钙制取,随着碳酸钙资源开采的逐渐控制,利用电石渣等固体废弃物制备活性氧化钙已成为研究热点。电石渣中氢氧化钙含量可达到80%~90%,可以分离提纯得到精制的氢氧化钙,进而生产氧化钙。
CN 103288116 A公开了一种利用电石渣制备高纯氢氧化钙的方法,该方法先将电石渣配成浆液,依次经分散、过筛、搅拌、旋流分离,收集得到产物,但该方法只经物理分离过程,对杂质的去除率较低。CN 104828824 A公开了一种电石渣与焦粉共成型制备电石的方法,该方法是将提纯后的电石渣与焦粉用有机粘结剂共成型制备含碳电石渣,再经煅烧脱水固化制备成含碳块状氧化钙,然后再高温电炉内烧制成电石,该方法需要先对电石渣改性处理,后续处理过程较为繁琐,成本较高。CN 105502460 A公开了一种利用电石渣生产电石原料的方法,该方法先将电石渣筛分,然后再经磁选、磨矿、矿浆调制、悬液分离、除水、混碳、造粒成型、烘干和煅烧过程,该过程工艺复杂,需要经过磨矿等过程,生产成本高。
综上所述,还需寻求可以将电石渣进行简单、高效的提纯,再制备得到活性氧化钙的方法,使电石渣资源能够高效利用且不会带来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电石渣制备活性氧化钙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将湿法工艺得到的电石渣进行旋流分离,再经混料、成型和烧结过程,制备得到活性氧化钙。本发明工艺简单,容易操作,且无二次固体废弃物排放,经济社会效益较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电石渣制备活性氧化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电石渣配置成电石渣浆液后进行筛分处理,得到粗颗粒和筛分浆液;
(b)将步骤(a)得到的筛分浆液进行旋流处理,得到第一溢流浆液和第一底流浆液;
(c)将步骤(b)得到的底流浆液再次进行旋流处理,得到第二溢流浆液和第二底流浆液,所述第二溢流浆液与步骤(b)所述第一溢流浆液混合,固液分离,得到细颗粒,所述第二底流浆液固液分离后得到中粗颗粒;
(d)将步骤(c)得到的细颗粒与添加剂混合,依次进行成型处理和烧结处理,得到活性氧化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8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