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流组合模挤压成形的能耗建模与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18758.7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6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东;方华;徐康康;朱成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单蕴倩;资凯亮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流 组合 挤压 成形 能耗 建模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分流组合模挤压成形的能耗建模与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挤压成形过程能耗模型建立的步骤,具体为:
圆管的正向热挤压过程,根据金属在挤压过程中金属流动特性,将挤压变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填充挤压阶段、基本挤压阶段和终了挤压阶段;
在填充挤压阶段:挤压垫在冲头的推动下开始向右运动,与坯料接触后开始对坯料施加挤压力,致使坯料开始变形,由于坯料直径小于挤压筒直径,所以坯料将先向四周变形;
在基本挤压阶段:坯料直径不断增大,直到挤压筒直径相等后进入基本挤压阶段,此时坯料金属在挤压垫施加的挤压力作用下进入分流孔,此为基本挤压阶段第一次变形;
金属通过分流孔后进入焊合室进行焊合,当金属填满焊合室后,焊合室内的金属将进入模孔生成圆管,此为基本挤压阶段第二次变形;
在终了挤压阶段:当挤压完成后,冲头上升,不再给挤压垫施加载荷,此时进入终了挤压阶段;
焊合室内部区域被速度不连续面S1和S2以及死区分为四个区域;
其中区域I为金属流动区金属以v′i的速度不断进入变形区;
区域II为变形区,金属流入其中开始产生变形;
区域III为死区,区域II与区域III之间存在面S4;
本模型采用直角模,根据材料的流动特性,死区中金属流动较慢,面S4为摩擦面;
区域IV为变形后的金属流动区域,该区域中的金属以vo的速度流出模孔;同时还有坯料与焊合室内壁接触面S3、坯料与下模的接触面S6、接触面S7和接触面S8摩擦面;
所以挤压成形过程的能耗描述为:
Etotal=Et+Ef+Ee
式中Etotal表示挤压成形过程总耗能;
Et表示填充挤压阶段耗能;
Ef表示基本挤压阶段耗能;
Ee表示终了挤压阶段耗能;
由于终了挤压阶段冲头不再施加挤压力,终了挤压阶段的能耗可忽略不计;所以挤压成形能耗由填充挤压阶段耗能与基本挤压阶段耗能构成:
Etotal=Et+E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组合模挤压成形的能耗建模与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填充挤压阶段能耗模型建立的步骤:
在填充挤压阶段,铝棒为静态压缩过程,因此,填充过程的耗能由材料的镦粗时的挤压力和冲头移动距离确定,即:
式中μ为摩擦系数,热变形时μ=0.3~0.5;
Dt为挤压筒内径;
Ls为填充挤压阶段冲头移动距离;
h为铝棒镦粗后的高度;
σ0为变形温度下材料的变形抗力;
指坯料的横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组合模挤压成形的能耗建模与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基本挤压阶段能耗模型建立的步骤:
由于基本挤压阶段,金属处于塑性变形状态,所以采用上限理论对变形过程能耗进行建模;
基本挤压阶段的能耗为:
式中E1为金属由挤压筒内流入分流孔所需耗能;
λk为分流比;
Wd为变形区能耗量;
为金属通过速度不连续面S1的速度损失能耗量;
为金属通过速度不连续面S2的速度损失能耗量;
为坯料因摩擦面S3损耗的能量;
为坯料因摩擦面S4损耗的能量;
为坯料因摩擦面S5损耗的能量;
为坯料因摩擦面S6损耗的能量;
为坯料因摩擦面S7损耗的能量;
为坯料因摩擦面S8损耗的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875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