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乙烯基树脂浸渍电极石墨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8967.1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3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柴利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83 | 分类号: | C04B35/83;C04B35/622;C04B35/64;C04B41/83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37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渍 乙烯基树脂 电极石墨 机加工 生产工艺 焙烧 利润空间 石墨电极 制造成本 预设 成型 主流 进口 制造 | ||
1.一种乙烯基树脂浸渍电极石墨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0、配料
S110、原料,石油焦、针状焦、改质煤沥青、二氧化钛、乙烯基树脂、电解铜粉、碳纤维、硫化钴;
S120、将石油焦、针状焦进行破碎、细磨,使其粒径不大于0.075㎜;
S130、将S120粉碎后的石油焦、针状焦、碳纤维照以下重量份数比混合均匀:10-15:20-30:1-3,混合过程中先将细料干混10-20min,然后加入无水乙醇进行湿混30-40min后烘干;
S140、将S130混合后的细料与改质煤沥青、电解铜粉、硫化钴按照以下重量份数比混合均匀:10-15:10-15:6-10:2-3;
S200、成型
S210,将S140处理后的原料进行搅拌,且将原料加热到700-800℃,搅拌3-4小时;
S220、将S210中混合后的原料放入压力机中通过6-8MPa压实;
S230、将S220中处理后的原料放入挤压机中,通过10-15MPa的压力进行挤压成型,然后按照预设要求剪切成段,剪切成段后的原料风冷至室温;
S300、焙烧与浸渍
S310、将S230中切断的生坯放入焙烧炉中,通过3000℃高温进行焙烧 ,且充入保护气;
S320、浸渍,将S310处理后的石墨砖进行表面清理,主要是去除毛刺,然后放入浸渍罐内,然后底部垫石墨块,并预热至280-350℃,保持1小时左右;
然后对浸渍罐进行抽真空,在20分钟内达到真空度为650-700mmhg,保持0.6h-1.2h;
再将浸渍罐内的真空释放,使其达到大气压,将乙烯基树脂倒入浸渍罐中,使其淹没S310处理后的石墨砖,然后在20分钟内向浸渍罐内充保护气加压,直到气压达到1-3MPa,然后加热浸渍罐内的乙烯基树脂进行浸渍;
S330、释放浸渍罐内的高压,使其达到大气压,然后取出石墨砖,清除表面的杂物,放入另一浸渍罐中,抽真空至真空度为650mmhg,保持1-2小时;
再次释放真空,使此浸渍罐达到大气压,然后将石墨砖取出放入S320中的浸渍罐中,在此充入保护气加压,使得气压达到1-3MPa,然后加热浸渍罐内的乙烯基树脂进行浸渍后释放S330中浸渍罐的气压,然后取出石墨砖;
S340、重复S320-S330至少两次,然后取出石墨砖并清除石墨砖表面,放置2-4天;
S400、机加工,将S300处理后的原料进行机加工,直到达到预设尺寸,即制造出石墨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110中,各原料的要求如下:所述的石油焦为低硫焦;所述的针状焦采用煤系针状焦;
所述的改质煤沥青的软化点为100-120℃,结焦值为≥55%,灰分≤0.15%,常温时,粒度在90-100之间;
二氧化钛、硫化钴细度不小于90目;
乙烯基树脂采用BRT2002型乙烯基树脂;
电解铜粉,粒度在90-100之间;
碳纤维,粒径在0.5-2㎜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310中升温方式如下:升温方式如下:
0-400℃,15℃/h,达到400℃后保持5-8小时;
400-800℃,40℃/h,达到800℃后保持5-8小时;
800-1600℃,5-10℃/h,达到1150℃后保持60-80小时;
1600-2300℃,15-20℃/h,达到2300℃后保持10-15小时;
2300-3000℃,15-20℃/h,达到3000℃后保持100-160小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310和S320中升温方式如下:
常温-60℃,5℃/h;
60-80℃,3℃每小时;
100-120℃,10℃/h;
130-140℃,保持4-6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89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