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元纳米耐火喷结料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0177.7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6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申国钦;张免;申松锋;申广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久耐特窑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2385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元纳米 石灰窑 双梁 电熔白刚玉 电熔锆刚玉 节能环保 使用寿命 碳化硅 修复 凹坑 烧损 重量百分比 高铝水泥 有效解决 直行 黏土 应用 生产 制造 保证 | ||
1.一种三元纳米耐火喷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元纳米耐火喷结料是由重量百分比的:高铝水泥20-25%、优质黏土10-15%、电熔白刚玉40-45%、碳化硅5-10%和电熔锆刚玉5-10%混合均匀制成,所述的电熔白刚玉、碳化硅、电熔锆刚玉的粒度均为1-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纳米耐火喷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元纳米耐火喷结料是由重量百分比的:高铝水泥25%、优质黏土15%、电熔白刚玉45%、碳化硅10%和电熔锆刚玉5%混合均匀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纳米耐火喷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元纳米耐火喷结料是由重量百分比的:高铝水泥21-24%、优质黏土11-14%、电熔白刚玉41-44%、碳化硅6-9%和电熔锆刚玉6-9%混合均匀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纳米耐火喷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元纳米耐火喷结料是由重量百分比的:高铝水泥25%、优质黏土15%、电熔白刚玉40%、碳化硅10%和电熔锆刚玉10%混合均匀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纳米耐火喷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元纳米耐火喷结料是由重量百分比的:高铝水泥22%、优质黏土15%、电熔白刚玉45%、碳化硅9%和电熔锆刚玉9%混合均匀制成。
6.权利要求1或2-5任一项所述的三元纳米耐火喷结料在修复出现严重烧损凹坑的双梁式气烧石灰窑中的应用,方法是:
当发现双梁式气烧石灰窑的窑衬耐火材料砌体,发现有耐火砖脱落或外钢壳局部发红就立即停止生产,待窑内物料降温或停火48小时后,将窑内石灰石及石灰卸至下燃烧梁以下2米处,窑内温度降到40度以下后,将人孔打开,根据窑内窑墙烧损情况计算三元纳米耐火喷结料的使用量,用电锤在窑墙上打孔,在孔内插装锚固钉,锚固钉插入耐火砌体前,在插入的一端上涂上高铝耐火水泥,每平方米内均布插装25个锚固钉,然后将三元纳米耐火喷结料和水以重量比2︰1混合成浆料,用喷结机在5-25℃下喷涂5次,每次喷涂厚度为50mm,凝固7天,再装窑点火,点火前要根据升温曲线使煅烧带在点火30天后要保持温度在1300度以内,30天后陆续升温至达产所需的温度即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元纳米耐火喷结料在修复出现严重烧损凹坑的双梁式气烧石灰窑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发现双梁式气烧石灰窑的窑衬耐火材料砌体,发现有耐火砖脱落或外钢壳局部发红就立即停止生产,待窑内物料降温或停火48小时后,将窑内石灰石及石灰卸至下燃烧梁以下2米处,窑内温度降到40℃以下后,将人孔打开,根据窑内窑墙烧损情况计算三元纳米耐火喷结料的使用量,用电锤在窑墙上打孔,孔径6毫米,使用直径6毫米耐热圆钢做成锚固钉,锚固钉长度300毫米,插入窑墙深度50毫米,一头握钩50毫米,锚固钉有效长度200毫米,在鸡窝状的凹坑内视坑的深度确定锚固钉的长度,锚固钉插入耐火砌体前,插入的一头涂上高铝耐火泥,用铁锤将锚固钉敲击插入耐火砌体孔内;锚固钉每平方米25个,锚固钉中心距离200毫米;锚固钉施工完成后,喷结施工,三元纳米耐火喷结料用强制式搅拌机先进行干混,每次搅拌加入量≤300公斤,每次搅拌时间不少于5分钟,加入饮用水,三元纳米耐火喷结料和饮用水的重量比为2︰1,装入JHBW-200喷结机,在温度5-25℃下喷结施工,每遍喷结厚度50毫米,整体分5次完成喷结,喷结厚度250毫米;整体完成喷结后,三元纳米耐火喷结料凝固周期为7天,7天后石灰窑可装窑点火,点火前要订立升温曲线,煅烧带在点火30天后要保持温度在1300度以内,30天后陆续升温至达产所需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久耐特窑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久耐特窑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01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