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蓄热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20258.7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9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勇;牛彦旭;张孟浩;曲家豪;时明星;冯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张贵勤 |
地址: | 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蓄热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蓄热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蓄热技术领域,包括一个或相互连接的至少两个蓄热单元,每个蓄热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带有凹凸部的蓄热块,每个蓄热单元的蓄热块之间相互滑动连接且通过滑动凹凸部相互插接组成内部无孔的实体块或相互分离形成内部有大小可变的通透孔的中空块,每个蓄热块还设有用于容纳热源的容纳孔。该装置以及方法能够实现高效地蓄热和散热,保证热能最大化的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热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固体蓄热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固体蓄热是常见的一种蓄热方式,通常采用固体砖蓄热,蓄热目的通常是当有多余的热量时将其储存起来,需要时再将其释放。例如:采暖设备中通常在谷电时将储存热量,峰电时释放热量,这样可以减小供电压力,保证采暖质量。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固体蓄热砖一般为方形格子砖堆砌而成,为方便加热和散热,通常在砖上开一些通风孔和蓄热孔,为了加快蓄热速度,需要的蓄热砖结构紧凑,又不能有太多孔隙,而孔太少又会影响散热。
所以现有的蓄热砖蓄热和散热效率不能达到较高水平,且散热时蓄热砖内部的热量得不到充分利用,浪费了大量热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体蓄热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以及方法能够实现高效地蓄热和散热,保证热能最大化的利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固体蓄热装置,包括一个或相互连接的至少两个蓄热单元,每个蓄热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带有凹凸部的蓄热块,每个蓄热单元的蓄热块之间相互滑动连接且通过滑动凹凸部相互插接组成内部无孔的实体块或相互分离形成内部有大小可变的通透孔的中空块,每个蓄热块还设有用于容纳热源的容纳孔。
优选的,相邻的两个蓄热单元内结构和布置形式相同的两个蓄热块之间相互连接,相互连接的结构和布置形式相同的两个蓄热块借助于滑动机构同步移动。
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动设于滑轨上的用于承载蓄热块的滑动板、驱动所述滑动板沿着滑轨的长度方向滑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滑动板移动的齿条、与齿条啮合的齿轮、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电机。
优选的,每个蓄热单元包括两个蓄热块,所述蓄热块的截面呈“F”形,所述的两个蓄热块一个正立设置,另一个倒立设置。
优选的,相邻的两个蓄热单元内均正立设置的两个蓄热块之间和均倒立设置的两个蓄热块之间各自在竖直向罗列布置或水平向并排设置并通过插杆和插孔的形式相互插接且相互对正。
优选的,相互插接的蓄热块同步移动。
优选的,所述容纳孔为贯穿两端面的通孔,在竖直向罗列布置或水平向并排设置的蓄热块之间的容纳孔相互对正。
优选的,所述容纳孔设于呈“F”形正立设置或倒立设置的蓄热块的竖直段上。
对于此固体蓄热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需要蓄热时,使所有正立的蓄热块和所有倒立的蓄热块相对移动相互插接,形成内部无空隙且导热性好的实体块;
然后将电热管放入容纳孔内进行加热,而实现蓄热块的蓄热;
需要散热时,使所有正立的蓄热块和所有倒立的蓄热块相互移动相互分离,形成通透孔作为通风风道,进行散热,所述通透孔的大小可以通过移动距离而调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以及方法采用可以通过移动而形成无缝隙实体块的蓄热体,能够有利于热传导,有利于快速蓄热,并且当需要进行散热的时候,通过移动使蓄热砖分离,产生通透孔,形成散热的风道,这样有利于热量的散发,而且蓄热砖采用F形,通过正立和倒立相互插接,形成了无缺角无缺口的实体蓄热体,实用性十分强。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蓄热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未经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02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熔盐储能电站
- 下一篇:非对称相变蓄热温差蓄冷两用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