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吸附降解甲醛的汽车玻璃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20419.2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4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蔡菁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菁菁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8L33/12;C09D133/04;C09D5/32;C09D7/62;B01D53/02;B01D53/86;B01D53/72;C01B3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吸附 降解 甲醛 汽车玻璃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汽车环保材料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吸附降解甲醛的汽车玻璃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花粉作为模板制备微孔化SiO2颗粒料,并在SiO2微孔中负载光催化剂,然后加入聚丙烯酸酯涂料中并涂覆于有机玻璃的内侧,制得高效吸附降解甲醛的汽车玻璃材料。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制备的汽车玻璃材料,微孔化SiO2颗粒可有效负载光催化剂和吸附甲醛气体,透明度高,光能利用率高,光催化活性好,对于甲醛的降解能力强、降解速率快,并且制备过程简单,易于控制,产品质量稳定,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环保材料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吸附降解甲醛的汽车玻璃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汽车工业的突飞猛进,汽车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车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汽车内装饰材料释放出的有毒气体对人的伤害十分严重,这些有毒物质主要包括甲醛、苯、二甲苯等,其中甲醛作为车内常见的污染物,因其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并且对人体存在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因此,为了人们的健康、安全和环保,研究和应用车内甲醛的去除方法和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目前汽车去除甲醛的方法主要有:自然通风、活性炭吸附、紫加黑吸附、甲醛清除剂或甲醛溶解酶 、车载空气净化器、光触媒等。其中活性炭吸附去除甲醛的能力较弱,甲醛清除剂或甲醛溶解酶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紫加黑对甲醛的去除量有限,无法反复使用,成本较高,光触媒是室内除甲醛比较常见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用二氧化钛等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催化甲醛的分解,实现甲醛的高效安全去除。
光触媒三个先决条件:紫外线、空气流动量以及光催化剂的量。 室内光催化剂一般是将光催化剂喷涂在墙壁上,现有车内光光催化剂只能喷涂在车内的皮质座椅、饰品表面,考虑到最大限度吸收光照的影响,近年来出现了光催化剂附着于车窗玻璃的研究和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610313723.6公开了一种光催化汽车避光垫,包括防滑涤纶布、避光垫本体和光催化净化层,滑涤纶布位于避光垫本体下表层,其上设有若干粘合点,可以使避光垫完全贴合固定在汽车仪表台上,光催化净化层负载于避光垫本体上表层,可以吸收阳光照射。但存在光催化材料固定性不佳,最重要的紫外线无法穿过车窗,因此光催化效率低,甲醛降解效果不理想。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20319100.5公开了一种能够降解汽车车内的污染空气、成本较低的前风挡玻璃,主要包括两层玻璃和粘结层,外层为与车外空气直接接触的普通玻璃层,中间层为粘结层,里层的为与车内空气接触的表面镀有具有降解功能的膜的玻璃层。但仍然存在光能利用率低,并且光催化材料的添加影响了玻璃的透光性能。
综上所述,目前常用的利用光触媒技术去除汽车车内甲醛的技术方法,存在车内紫外线光照条件差,光能利用率低,光催化效率差,甲醛降解速率慢,将光催化剂用于车窗玻璃时,影响玻璃透光率,进而影响车内光照条件,因此开发一种具有光触媒功能的高透光率车窗玻璃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可见,现有光催化降解车内甲醛的技术存在光催化效率低,甲醛降解效率差的缺点,而现有的光催化玻璃材料的透明度低,影响了光照条件,制约了光催化技术在汽车去除甲醛方面的应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一种高效吸附降解甲醛的汽车玻璃材料及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吸附降解甲醛的汽车玻璃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汽车玻璃材料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硫酸、硅酸钠、无水乙醇加入水中,分散均匀,然后加入花粉作为模板,并调节pH值至3~4,使SiO2在模板表面均匀生长;
(2)20~30min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菁菁,未经蔡菁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04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