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0938.9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6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卢新哲;谷安庆;康占军;褚先尧;张言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新哲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地球化学 基线 测试 技术方案要点 应用范围广 数值计算 样品采集 加工 分析 采集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测试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其步骤为:(1)划分设定研究区;(2)对于研究区进行样品采集;(3)对于采集的样品进行加工;(4)对于加工后的样品进行分析;(5)对于分析出的数据进行数值计算。本发明的一种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测试方法快速简便,且计算精度高,应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环境地球化学基线最初被定义为地球表层物质中化学物质(元素) 浓度的自然变化,旨在确定矿物及化学元素的自然变化,以便与人类活动诱发的影响进行对比。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值不同于地球化学背景值,它探寻的是环境的目前状态,表示在人类活动扰动地区即时测量的元素浓度,而地球化学背景值是指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本身的元素浓度,反映的是土壤原始沉积环境的状态,由于人类活动影响范围日益广泛,背景值比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值更难确定。
目前,对于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值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和预测预警等方面研究较少,近年来,国外学者如Glennon等引入地球化学基线对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累积程度进行了研究,评价了人类活动对土壤重金属累积程度的影响。我国关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调查工作还很薄弱,全国范围内已开展的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尚不能有效查清重金属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尤其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方法和技术体系还不完善,已有的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GB15618-1995),因不同地域、不同地质环境背景和农业生产利用类型的土壤重金属累积引发生态环境风险的程度不同,在采用统一限量值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时凸显局限性。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可以准确识别土壤重金属地质背景来源与人为污染的叠加量,但在土壤污染评价和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预警方面仍缺乏应用和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简便,且计算精度高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测试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测试方法,其步骤为:
(1)划分设定研究区;
(2)对于研究区进行样品采集;
(3)对于采集的样品进行加工;
(4)对于加工后的样品进行分析;
(5)对于分析出的数据进行数值计算。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根据步骤(1),研究区划分为通过网格加图斑的方法,并按1∶5万比例尺的调查精度布设样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根据步骤(2),研究区采集的样品为 0-20cm的表层土壤,其样品采集密度为8件/km2,每个样品均有5个分样等量均匀混合而成,各分样点间距20~50m,同时每个样品采集完后,均用竹铲清除与不锈钢铲接触部分,剔除根系、秸秆、石块、虫体、以及其他杂物,每个样品充分混合后,装入干净结实的棉布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根据步骤(3),将采集的样品进行自然风干,然后过10目筛进行充分混合,并装入新的牛皮纸袋用于实验室测试。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根据步骤(4)其分析方法为:
1、将土壤样品在恒温条件下烘干,然后研磨过250目筛用于元素分析;
2、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Cd、Cu、Ni、 Li、Eu、Sc和Sm,称取试样用氢氟酸、硝酸、高氯酸于150℃电热板上封闭分解溶样8h以上,冷却后开盖,电热板升温至180℃加热赶尽高氯酸,用硝酸提取后定容并摇匀澄清,分取部分清液用硝酸稀释后,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上采用Rh、Ir双内标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新哲,未经卢新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09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