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光子激发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扫描显微成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2082.9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2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钱骏;虞文斌;张鹤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忻明年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微成像系统 光子激发 荧光扫描 大口径 增透 高速数据采集卡 转换成电信号 光电倍增管 光纤准直器 计算机处理 扫描显微镜 信号放大器 奥林巴斯 飞秒激光 激发波长 强度图像 使用方式 荧光信号 耦合 可调谐 荧光 物镜 正置 放大 光纤 探测 聚焦 采集 响应 引入 灵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光子激发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扫描显微成像系统。本发明中的1220nm飞秒激光被引入到奥林巴斯正置扫描显微镜,经过近红外增透物镜聚焦于样品,近红外二区荧光信号由大口径光纤准直器收集后耦合进近红外增透大口径光纤,最终被近红外二区响应的光电倍增管探测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由信号放大器放大后输入到高速数据采集卡进行采集,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样品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强度图像。本发明具有简单实用、稳定性好、激发波长可调谐、使用方式灵活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用光学的显微成像领域,涉及一种多光子激发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扫描显微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近红外二区一般是指1000-1700nm波段,波长位于近红外二区的光在生物组织中的散射较小,因此基于近红外二区的荧光生物成像具有成像深度大、空间分辨率高的优势。此外,生物组织在近红外二区波段的自发荧光相对较小,所以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还具有很好的信噪比。
最近几年,近红外二区荧光生物成像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生物医学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近红外二区荧光宏观活体成像系统已经投入使用,通过引入在该波段有发光特性的材料,选择特定的激发光(一般是700-900nm的近红外光)、分光器和铟镓砷(InGaAs)相机,可以实现生物标本(如小鼠)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宏观(全身)成像。此外,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还可以和宽场显微成像技术相结合,得到近红外二区荧光显微成像系统,进而实现对活体生物样品高分辨、大深度、动态的实时观测。
然而,这种近红外二区荧光显微成像系统采用宽场照明、二维面阵探测的方式,在样品深度方向(轴向)的空间分辨能力相对不足,此外,其在横向分辨率上也还有很大的改善余地。为了提高近红外二区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的轴向和横向分辨率,可以采用基于激光逐点扫描和光电倍增管逐点探测的三维显微成像方式,它主要有两种类型:单光子荧光共聚焦扫描成像和多光子荧光扫描成像(包括双光子,三光子激发等)。本发明采用第二种类型,即多光子激发下的扫描成像方式。由于多光子激发时所采用的飞秒激光波长较近红外二区荧光波长更长,因此它在生物组织中的散射更小,有利于获得更强的光穿透能力和光斑聚焦效果,进而实现更大的成像深度。
目前商用的多光子荧光扫描显微镜主要探测的是可见光波段的荧光信号,其激发光所经过的光路是经过近红外增透设计的,但荧光的收集光路则是针对可见光进行优化的。如果直接将其用于多光子激发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荧光信号的损耗会很大。此外,商用多光子荧光扫描显微镜的光电倍增管(PMT)只能响应可见光波段,故无法有效的探测近红外二区的荧光信号。目前,市场上还没有适用于多光子激发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扫描显微成像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光子激发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扫描显微成像系统。
本发明主要技术构思:本发明以奥林巴斯的正置扫描显微镜(FV1200+BX61)为基础光学系统,结合近红外二区响应的光电倍增管(H12397-75,滨松)、大口径近红外增透光纤准直器、近红外增透大口径光纤、高速数据采集卡(NI USB-6251),开发出一套多光子激发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扫描显微成像系统。本发明将1220nm飞秒脉冲激光引入系统激发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PbS量子点,荧光峰1250nm),并截取了900~1180nm波段的荧光信号进行探测,获得了多光子激发下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强度图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奥林巴斯正置扫描显微镜(FV1200+BX61)、近红外二区响应的光电倍增管(H12397-75)、近红外增透的大口径光纤准直器、近红外增透大口径光纤、高速数据采集卡(NI USB-6251)、高增益、大带宽信号放大器(C12419,滨松)、1220nm飞秒脉冲激光光源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20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