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TO负载碳纤维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2176.6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0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汪元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萃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9/24 | 分类号: | D01F9/24;C08G73/02;D01F8/16;D01F1/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丹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乳液 纤维 合成 氟掺杂氧化锡 聚合物相容性 电导率 复合高分子 混合液颜色 真空碳化炉 热处理 材料化学 导电材料 二价锡盐 含氟苯胺 黑色沉淀 去离子水 氟苯胺 模板剂 氧化锡 引发剂 变黑 导电 可用 量产 烧杯 水中 碳化 制备 填充 洗涤 沉淀 离子 配制 | ||
本发明属于材料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FTO负载碳纤维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氟苯胺单体、二价锡盐和模板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形成乳液。另取引发剂溶于另一盛有去离子水的烧杯中,再以两秒每滴的速度加入之前配制的乳液中,混合液颜色逐渐变蓝再变黑,经洗涤、干燥得到黑色沉淀。(2)得到的沉淀在真空碳化炉中700‑900℃中热处理2‑3小时,得到FTO负载碳纤维。本发明先制备氧化锡负载的氟苯胺纤维,后经过碳化方式获得氟掺杂氧化锡纤维,易于量产,产物电导率高,与聚合物相容性好,可用于复合高分子导电材料或涂层的导电填充组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FTO负载碳纤维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氟掺杂氧化锡(FTO)是一种重要的导电氧化物,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生产成本较低,但导电性较AZO、ITO等导电氧化物低一些,通常只能用于抗静电填充料。将FTO与一维碳材料结合,建立起纳米桥,可显著降低电阻率。通过溶胶凝胶法可制备FTO纳米晶,但后续将其分散修饰到碳纳米管或碳纤维上工艺有较大难度。本发明开发一种FTO负载修饰碳纤维的原位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TO负载碳纤维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氟苯胺单体、二价锡盐和模板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形成乳液。另取引发剂溶于另一盛有去离子水的烧杯中,再以两秒每滴的速度加入之前配制的乳液中,混合液颜色逐渐变蓝再变黑,经洗涤、干燥得到黑色沉淀。
(2)得到的沉淀在真空碳化炉中700-900℃中热处理2-3小时,得到FTO负载碳纤维。
所述含氟苯胺单体包括2-氟苯胺、3-氟苯胺、2,6-二氟苯胺、2,3,5,6-四氟苯胺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在最后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0.05~0.25mol/L,所述二价锡盐选自氯化亚锡、硫酸亚锡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在最后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0.01~0.05mol/L。
所述的模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氟乙酸、α-萘磺酸或β-萘磺酸之一,模板剂在最后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0.05~0.5mol/L。
所述的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加入引发剂的摩尔量是反应体系中含氟苯胺单体摩尔量的3~6倍。
对于得到的纳米粉体,用去离子水和乙醇交替洗涤,每次洗涤后采用离心机沉淀或抽滤设备进行过滤,过滤产物重新在去离子水或乙醇中分散,反复过滤直到滤液pH值为7,最后一次用乙醇洗涤以方便干燥。
本发明先制备氧化锡负载的氟苯胺纤维,后经过碳化方式获得氟掺杂氧化锡纤维,易于量产,产物电导率高,与聚合物相容性好,可用于复合高分子导电材料或涂层的导电填充组分。
本发明的内容和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前面叙述的本发明仅仅简要地或只涉及本发明的特定部分,本发明的特征可能比在此公开的内容涉及的更多。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该包括在不同部分中所体现的所有内容的组合,以及各种不背离本发明的替换和修饰,并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涵盖。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合成FTO负载碳纤维的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2-氟苯胺、氯化亚锡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形成乳液。另取过硫酸铵溶于另一盛有去离子水的烧杯中,再以两秒每滴的速度加入之前配制的乳液中。2-氟苯胺、氯化亚锡、十二烷基硫酸钠、过硫酸铵在最后混合溶液中的浓度分别为0.05mol/L、0.01mol/L、0.05mol/L和0.3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萃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萃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21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