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麻双包芯纱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2614.9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3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吴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如皋市丹凤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2;D02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杨宝根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纤维 棉纤维 纱线体 双包芯纱 棉麻 生产工艺 引导辊 水槽 均匀缠绕 皮圈 纱管 包芯纱线 伺服控制 辊控制 混合体 牵伸辊 合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麻双包芯纱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纱管上的麻纤维经过水槽内的引导辊一,再经过皮圈;(2)纱管上的棉纤维经过水槽内的引导辊二,再经过皮圈;(3)纱线体通过伺服控制辊控制,经过引导辊三;(4)纱线体与棉纤维及麻纤维合并,且纱线体位于棉纤维及麻纤维的中部,然后经过牵伸辊,使麻纤维及棉纤维均匀缠绕在纱线体的表面上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5)得到棉麻双包芯纱成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棉麻双包芯纱生产工艺,结构简单合理,通过棉纤维和麻纤维混合体均匀缠绕在纱线体的表面上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安全可靠,包芯纱线成品质量好,强度好不易断,满足人们使用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棉麻双包芯纱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弹性体与纱纤维在细纱机上做的包芯纱,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弹性体退刀时,被动退绕,则外力强行拉出,要么采用主动退绕,速度是恒定退,牵伸轴出来的纱线,包芯时,弹性体的张力不同,导致弹性体不均匀,影响成品的质量;2)由于弹性体张力不均匀,如图1所示,纱线结构存在白芯现象,。
公开日为2013年04月24日,公开号为103060987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棉纤维与大麻纤维混纺包芯纱线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该专利由棉纤维和大麻纤维通过喷气涡流纺方式混纺成棉纤维与大麻纤维混纺包芯纱线,棉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30-50%,大麻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50-70%;虽然该专利既具有抗菌防螨、耐高温和自然粗犷的特点,又能具有柔软舒适和吸湿排汗等特征,并将麻棉混纺纱作为纱芯纺成包芯纱,避免了麻纤维手感粗硬以及染色性不高的问题,但是纺成得包芯纱仍存在不均匀等质量问题,故其还是存在上述缺陷。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包芯纱线成品质
量好,分布均匀的棉麻双包芯纱生产工艺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包芯纱线成品质量好,分布均匀的棉麻双包芯纱生产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棉麻双包芯纱生产工艺,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纱管上的麻纤维经过水槽内的引导辊一,再经过皮圈;
(2)纱管上的棉纤维经过水槽内的引导辊二,再经过皮圈;
(3)纱线体通过伺服控制辊控制,经过引导辊三;
(4)纱线体与棉纤维及麻纤维合并,且纱线体位于棉纤维及麻纤维的中部,然后经过牵伸辊,使麻纤维及棉纤维均匀缠绕在纱线体的表面上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
(5)得到棉麻双包芯纱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麻纤维的直径为0.1~0.4mm。
进一步地,所述棉纤维选用20~28支棉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纱线体采用弹性纱线体或者非弹性纱线体。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棉麻双包芯纱生产工艺,结构简单合理,通过棉纤维和麻纤维混合体均匀缠绕在纱线体的表面上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安全可靠,包芯纱线成品质量好,强度好不易断,满足人们使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传统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包芯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如皋市丹凤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如皋市丹凤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26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纹复合纱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棉麻混纺纱线低温前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