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蒸发离子化质谱的南极磷虾油的脂质实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23843.2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8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沈清;邓丰田;张燕平;王苢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邦沃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蒸发 离子化 南极 磷虾 实时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快速蒸发离子化质谱的南极磷虾油的脂质实时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以乙醇提取南极磷虾油;B、将南极磷虾油离子化后引入质谱仪检测,获得质谱轮廓图;C、将质谱轮廓图经MassLynx比对后确定样品的脂质组学轮廓。本发明无须进行样品前处理、可实现实时质谱检测、适用于食品的脂质组学检测,可促进南极磷虾为原料的虾油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南极磷虾油的脂质的检测方法,特别是一种快速蒸发离子化质谱的南极磷虾油的脂质实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脂质组学(Lipidomics)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后又一迅速发展的热门领域,研究内容包括生物体内脂质分子种类的结构鉴定与定量,以及其在生物代谢、疾病、免疫等所扮演的角色分析。随着软电离离子化技术和高分辨质谱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脂质分析中的应用,已经实现了对生物样品中各种微量脂质进行快速、高精度的分析检测,极大得促进了规模性、整体性的脂质分析。近几年来质谱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人员对质谱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生物组织样本无法直接用于高灵敏度的质谱检测,通常需要专业人员经组织匀浆、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等复杂繁琐的样品前处理步骤后,方能用于质谱分析,故无法实现组织样本的实时质谱检测研究,亦无法满足高通量组学技术研究的需求。脂质组学检测常规采用的提取方法为Folch法和BlighDyer法,然而这两种方法需要用到氯仿等毒性级别较高的有机试剂,不适用于食品的脂质组学检测。
快速蒸发离子化质谱(Rapid evaporative ionization mass spectr ometry,REIMS)是一种用于临床生物组织原位动态实时鉴定的新兴的技术手段,以热电灼蚀生物组织物质为基础,诱导生物分子离子化,形成含有带电粒子的气溶胶,经离子传输管道进入质谱仪分析。2009年,Takatas等人在解吸电喷雾技术(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DESI)的基础上基于高频电刀装置耦联高分辨质谱仪研发了REIMS,为原位电离质谱研究和质谱代谢组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是一类生活在南大洋中的甲壳类浮游动物,其具有生物蕴藏量大、分布广等特点,是重要的战略性海洋新资源。据估计,南极磷虾贮藏量有6.5-10亿吨之巨,最大耐受捕捞量约为400-600万吨。在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日益衰减的背景下,日本、挪威等国家相继加入南极磷虾的科研与开发,并已有磷虾油等相关产品产业化。南极磷虾中富含磷脂结合型n-3脂肪酸,比鱼油中的甘油三酯型n-3脂肪酸更易吸收,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有效来源。实验表明,南极磷虾油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老年痴呆症、预防动脉硬化、抗炎症、保护视力、及改善大脑学习机能等生理功能。目前针对南极磷虾脂质组学研究尚未见报道,开展南极磷虾脂质组学研究将深化南极磷虾脂质营养学认识,促进南极磷虾为原料的虾油开发。
因此,现有的脂质组学轮廓检测方法,存在样品前处理繁琐、无法实现实时质谱检测、不适用于食品的脂质组学检测的问题;目前针对南极磷虾油的脂质组学轮廓检测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蒸发离子化质谱的南极磷虾油的脂质实时检测方法。本发明无须进行样品前处理、可实现实时质谱检测、适用于食品的脂质组学检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快速蒸发离子化质谱的南极磷虾油的脂质实时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南极磷虾油的提取:将南极磷虾匀浆后冷冻干燥,得A1品,称量A1品置于离心管中,向离心管加入乙醇,震荡混匀,在恒温水浴锅中常温浸提,用冷冻离心机离心,转移上清液,向下层沉淀加入乙醇重复萃取两次,合并上清液,于65℃下将乙醇蒸干得到油脂浓缩液,即A2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杭州邦沃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工商大学;杭州邦沃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38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