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24451.8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4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薛丽霞;官磊;周永行;孙静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06;H04W48/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入资源 候选序列 接入小区 同步信号 信息传输 用户设备 基站 实际序列 资源位置 检测 | ||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该方法包括:UE确定接入小区的同步信号的至少一个候选序列及该接入小区的多个候选接入资源,其中该多个候选接入资源中的每个候选接入资源与该接入小区所在资源存在相应的位置关系,该至少一个候选序列中的任一个候选序列对应于该多个候选接入资源之一;该UE根据该至少一个候选序列检测该同步信号;该UE根据该多个候选接入资源中的每个候选接入资源与该接入小区所在资源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该至少一个候选序列中的任一个候选序列与该多个候选接入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检测出的实际序列所对应的实际接入资源在该接入小区中的资源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信息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的版本10及以前的版本中,UE接入LTE系统的流程是,先检测PSS,再通过两者的时域位置关系检测SSS,做到时频初始同步,包括符号,子帧和帧同步;还可以通过检测出的PSS和SSS的序列组合获取物理小区标识,通过PSS和SSS的时间间隔确定循环前缀长度等;然后可以确定CRS 来对该小区进行测量,如果测量结果较好,就可以继续读系统消息,先读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channel,PBCH)获得下行系统带宽,CRS天线端口,系统帧号,PHICH配置信息等;再来读系统信息块类型1(systeminformation block type 1, SIB1),然后根据SIB1的配置读取其他SIB;在上述前提下,如果有业务需要传输,就可以发送随机接入来与基站建立无线链路连接,之后就可以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了。
但是当基站的部署,特别是微基站的部署比较密集时,在同步系统中,各个微基站所辖的小区间的干扰会非常严重,导致UE在读取上述小区的公共控制信道上的难度加大甚至无法获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能够协调公共控制信道的小区间干扰,提高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性能。
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小区接入资源的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UE确定该UE的接入小区的同步信号的至少一个候选序列及该接入小区的多个候选接入资源,其中该多个候选接入资源中的每个候选接入资源与该接入小区所在资源存在相应的位置关系,该至少一个候选序列中的任一个候选序列对应于该多个候选接入资源之一;该UE根据该至少一个候选序列检测该同步信号;该UE根据该多个候选接入资源中的每个候选接入资源与该接入小区所在资源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该至少一个候选序列中的任一个候选序列与该多个候选接入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检测出的实际序列所对应的实际接入资源在该接入小区中的资源位置,其中,该实际序列为该至少一个候选序列之一,该实际接入资源为该多个候选接入资源之一。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UE根据该多个候选接入资源中的每个候选接入资源与该接入小区所在资源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该至少一个候选序列中的任一个候选序列与该多个候选接入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检测出的实际序列所对应的实际接入资源在该接入小区中的资源位置具体实现为:该UE从该多个候选接入资源中确定该实际序列所对应的实际接入资源;该UE根据该多个候选接入资源与该接入小区所在资源的位置关系确定该实际接入资源在该接入小区中的资源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具体实现为:该候选序列为完整序列;或者该候选序列为完整序列中的片段序列。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具体实现为:该多个候选接入资源中至少存在一个除第一候选接入资源之外的候选接入资源,该第一候选接入资源为该接入小区的中心N个资源块频域宽度的资源,该N为预配置的自然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44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