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囊式沉子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5004.4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3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叶瑞文;叶育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富渔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75/06 | 分类号: | A01K7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关宇辰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合件 卡合机构 配重件 容置空间 不分离 胶囊式 中空状 沉子 材料成本 一次性卡 卡合 填入 环保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胶囊式沉子,包含一第一接合件、一第二接合件,及一配重件。该第一接合件具有一呈中空状的第一本体,及一第一卡合机构。该第二接合件具有一呈中空状的第二本体,及一第二卡合机构。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能互相对接而围绕出一容置空间,且该第一卡合机构与该第二卡合机构仅能一次性卡合后不分离。该配重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配重件的比重是大于水的比重。通过该第一接合件与该第二接合件的互相卡合后不分离的结构设计,便于填入除了铅以外的各种配重件,不但环保亦可降低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沉子,特别是指一种胶囊式沉子。
背景技术
传统渔网用的垂重绳,一般都是用铅抽挤成铅粒配重块(业界称为沉子),多数个的铅粒配重块内包覆有同一芯线,让多数的铅粒都能通过该芯线而相互串联接合,并成为一连续链状,在使用时,将垂重绳绑结在渔网的下纲绳处,当渔网张开时,利用下垂重绳的下沉配重以及上纲绳浮体的上升悬浮,使渔网的下纲绳自动往下拉掣而垂直向拉张渔网,进而能够达成张网捕鱼的目的。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M256071号公开一种“渔网的改良构造”,主要包含一网本体、一浮力绳组及一配重绳组,该浮力绳组结合于该网本体的多个个上缘网目,该配重绳组结合于该网本体的多个个下缘网目,该配重绳组包含有一网绳及一编织网绳,多个个配重体呈间隔分段被包覆在该编织网绳内,在二相邻配重体间,该编织网绳与该网绳结固定,以避免该配重绳组于渔网张开或收网时的不当勾网纠结。
然而,铅的价格日益高涨,且已知属于高度污染的重金属,因此,以铅制造配重块而长时间浸泡于海水中,将导致铅溶于海水而造成污染。另外,现有的配重块在制造的产能还不够高,仍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环保的胶囊式沉子,以替代传统的铅制配重块。
该胶囊式沉子包含一第一接合件、一第二接合件,及一配重件。该第一接合件具有一呈中空状的第一本体,及一设置于该第一本体上的第一卡合机构。该第二接合件具有一呈中空状的第二本体,及一设置于该第二本体上的第二卡合机构,其中,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能互相对接而围绕出一容置空间,且该第一卡合机构与该第二卡合机构可设置成仅能一次性卡合后不分离。该配重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配重件的比重是大于水的比重。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第一卡合机构具有两个间隔设置于该第一本体的外表面上的第一啮合部,该第二卡合机构具有两个间隔由该第二本体往该第一本体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啮合部,每一第一啮合部的两端是呈倒钩状,每一第二啮合部的两端是呈倒钩状,该二个第一啮合部与该二个第二啮合部是以两端互相卡合。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第一本体的外表面形成有一呈凹陷状的环腰部,该二个第一啮合部是间隔设置于该环腰部内且沿着该环腰部延伸。
本发明的再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配重件具有一包覆件,及多个填充于该包覆件内的颗粒状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配重件为一体成型的实心体。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配重件具有多个填充于该第一本体内与该第二本体内的颗粒状组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第一接合件还具有一由该第一本体往远离该第二本体的方向一体延伸的一第一颈部与一第一端部,该第一颈部的径向剖切尺寸是小于该第一端部的径向剖切尺寸。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第二接合件还具有一由该第二本体往远离该第一本体的方向一体延伸的一第二颈部与一第二端部,该第二颈部的径向剖切尺寸是小于该第二端部的径向剖切尺寸。
本发明的有益功效在于,通过该第一接合件与该第二接合件的互相卡合后不分离的结构设计,便于填入除了铅以外的各种配重件,不但环保亦可降低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富渔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协富渔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50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