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人工湿地的污水脱氮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5478.9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3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钟非;刘威;刘畅;殷文亮;孙卿;邓自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H01M8/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31233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行流 下行流 阴极 阳极 微生物燃料电池 人工湿地 依次布置 耦合 填料层 湿生挺水植物 污水脱氮系统 能源危机 有机物去除 金属钛丝 竖向布置 双重问题 布水区 出水口 集水区 进水口 连通管 配水区 产电 电阻 脱氮 外接 种植 | ||
1.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人工湿地污水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竖向布置的上行流单元和下行流单元,所述的上行流单元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置的进水口(1)、布水区(2)、填料层(3)、上行流阳极(4)和上行流阴极(6),所述的下行流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配水区(8)、下行流阴极(9)、填料层(3)、下行流阳极(10)、集水区(11)和出水口(12),所述的上行流单元和下行流单元的顶部之间通过连通管(7)相连,所述的上行流阴极(6)和下行流阴极(9)中均种植有湿生挺水植物(14),所述的上行流阴极(6)为石墨毡,下行流阴极(9)为包裹不锈钢网的石墨颗粒层,所述的上行流阳极(4)与下行流阳极(10)为石墨毡或穿孔石墨板或包裹不锈钢网的石墨颗粒层,两个阳极之间通过金属钛丝相连,并分别与上行流阴极(6)和下行流阴极(9)以及外接的电阻形成两条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人工湿地污水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口(12)与外部的垂直插管(13)的下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人工湿地污水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行流阳极(4)与上行流阴极(6)之间居中的位置安装有透水根系阻隔层(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人工湿地污水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行流单元与下行流单元外形为圆柱体或长方体,采用PVC或PP或PMMA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人工湿地污水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生挺水植物(14)为美人蕉、芦苇、鸢尾、菖蒲中的一种或多种,密度为20株/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人工湿地污水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水区(2)和集水区(11)内填充有粒径为10mm-30mm
的鹅卵石或碎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人工湿地污水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阻的电阻值为1000Ω。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人工湿地污水脱氮系统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构建所述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人工湿地污水脱氮系统,采用连续或间歇流进水方式,进水为生活污水、富营养化地表水;
(b)开启水泵,将待处理污水经进水口(1)泵入所述的上行流单元,经布水区(2)后,垂直向上流过填料层(3)、上行流阳极(4)和上行流阴极(6),在顶端经连通管(7)流入所述的下行流单元;
(c)汇入配水区(8)的水体,达到一定深度后溢出,经跌水增氧,垂直向下流过下行流阴极(9)、填料层(3)和下行流阳极(10),经集水区(11)后经出水口(12)与垂直插管(13)流出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547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有机废水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人工湿地截留进水颗粒碳源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