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片引脚结构、蜂鸣器及蜂鸣器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25895.3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7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惠祥;刘振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凯立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9/18 | 分类号: | G10K9/18;G10K9/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洪敏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片 引脚 结构 蜂鸣器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片引脚结构、蜂鸣器及蜂鸣器生产方法,涉及电子电器产品,针对接触端子会给蜂鸣片较大抵压力影响蜂鸣片振动发声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与蜂鸣片中心的陶瓷片相接触的第一引脚,以及与蜂鸣片的金属基片外缘相接触的第二引脚;第一引脚包括安装在底盖上的第一输入端,以及与第一输入端固定且以螺旋状延伸至与陶瓷片相接触的第一起振弹片。第一起振弹片以螺旋延伸的方式向陶瓷片靠近,继而与蜂鸣片的陶瓷片相接触,螺旋的方式具有较好的弹性,在蜂鸣片振动时,对蜂鸣片的阻碍力也更小,对蜂鸣片振动幅度以及振动频率影响小,从而支持蜂鸣片具有更大范围的振动幅度以及振动频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电器产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弹片引脚结构、蜂鸣器及蜂鸣器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压电式蜂鸣器是一种电声转换器件,其压电材料表面涂覆有银涂层,经过极化处理后将压电材料粘贴在金属片上组成压电蜂鸣片,当在压电材料和金属片的两极施加上一个交流信号后,因为逆压电效应,压电蜂鸣片就会产生机械变形与设计得当的共鸣腔共振而发出声响。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910259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压电蜂鸣器结构及电子器件,包括:上盖、下盖、封装于上盖与下盖构成的空腔内的蜂鸣片,以及卡装在下盖上的接触端子组件,接触端子组件包括:扁平形状的接触端子以及圆柱形的端子引脚,接触端子一端与端子引脚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上盖与下盖构成的空腔内与蜂鸣片接触。
这种压电蜂鸣器结构虽然可以使端子引脚的切断更简易方便,但是其接触端子为扁平形状,且其接触的扁平面直接抵触在蜂鸣片上,在蜂鸣片振动时,蜂鸣片势必会往靠近接触端子的方向振动,而由于接触端子较大的抵触面以及较难形变的形状结构,难免会给蜂鸣片阻碍其振动的抵压力,影响蜂鸣片的谐振幅度和谐振频率,故而仍具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片引脚结构,具有对蜂鸣片谐振幅度以及谐振频率影响小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弹片引脚结构,包括与蜂鸣片中心的陶瓷片相接触的第一引脚,以及与蜂鸣片的金属基片外缘相接触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包括安装在底盖上的第一输入端,以及与第一输入端固定且以螺旋状延伸至与陶瓷片相接触的第一起振弹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起振弹片的一端与第一输入端固定,而第一输入端卡装在底盖上,从而实现第一起振弹片与底盖的固定,并且第一起振弹片的另一端以螺旋延伸的方式向陶瓷片靠近,继而与蜂鸣片的陶瓷片相接触,第一起振弹片螺旋的方式具有较好的弹性,在蜂鸣片振动时,对蜂鸣片的阻碍力也更小,对蜂鸣片振动幅度以及振动频率影响小,此外第二引脚与蜂鸣片相接触位置为金属基片的外缘,在金属基片边缘位置极小范围的相接触,进一步减小对蜂鸣片振动的影响,从而支持蜂鸣片具有更大范围的振动幅度以及振动频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起振弹片自第一输入端到与陶瓷片接触端由宽到窄渐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起振弹片越靠近陶瓷片的部位越尖窄,弹性系数越小,弹力越小,从而对蜂鸣片振动的阻碍越小,而往远陶瓷片的方向,第一起振弹片越宽,则在蜂鸣片振动幅度越大时,第一起振弹片的弹力越大,有助于将蜂鸣片的振动幅度和频率限制在需要的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引脚包括安装在底盖上的第二输入端,以及一端与第二输入端固定且另一端倾斜延伸至与金属基片的外缘相抵的第二起振弹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起振弹片的一端与第二输入端固定,而第二输入端卡装在底盖上,从而实现第二起振弹片与底盖的固定,并且第二起振弹片的另一端以倾斜的方式向蜂鸣片靠近,继而与金属基片相接触,倾斜的方式具有较好的弹性和缓冲性,在蜂鸣片振动时,对蜂鸣片的阻碍力也更小,对蜂鸣片振动幅度以及谐振频率影响小,从而支持蜂鸣片具有更大范围的振动幅度以及谐振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凯立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凯立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58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