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26367.X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7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何冬林;赵汪;孙森;安富强;曲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58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复合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由硅、碳和石墨三种材料复合而成,微纳纤维碳均匀的分布在石墨基体上;所述硅为粒度为30~500nm的纳米硅,所述硅分布在石墨片上;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酸性溶液的配置:将有机酸和对应的有机酸碱金属盐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得到pH值为2~6的酸性溶液;
(2)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前驱体A的制备:将石墨、硅和分散剂加入(1)中的酸性溶液中,搅拌1~5h,再向搅拌均匀的悬浮液中加入酯化反应剂,继续搅拌0.5~10h,然后在40~90℃蒸干得到前驱体A;
(3)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前驱体B的制备:将前驱体A放置于管式炉或者箱式炉内,在保护气氛下加热至200~100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研磨成粉末得到前驱体B;
(4)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制备:将沥青和前驱体B加入有机溶剂中,充分搅拌,在40~90℃将有机溶剂蒸干,将蒸干后的产物放置于管式炉或箱式炉中,在保护气氛下加热至400~120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随后降温至室温;将热解后的产物充分研磨成粉末,便得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有机酸为柠檬酸、醋酸、草酸、苹果酸或水杨酸,所述碱金属为锂、钠或钾。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或聚乙二醇,所述酯化反应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黄原胶或聚乙烯醇。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保护气氛为氮气、氩气或氦气,所述保温一定时间为1~10h。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正己烷、丁烷或戊烷,所述保护气氛为氮气、氩气或氦气,所述保温一定时间为1~20h。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一定时间为1~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636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