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移动弧形轨道的二衬环向钢筋铺设台车及铺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27032.X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5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龚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涪特智能装备(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4;E21D11/4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代春 |
地址: | 4041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移动 弧形 轨道 二衬环 钢筋 铺设 台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移动弧形轨道的二衬环向钢筋铺设台车及铺设方法,台车包括可行走台车主体;台车主体通过纵向移动小车承载有仿隧道洞壁的弧形轨道,弧形轨道上设有拉拽小车;弧形轨道由拱顶至两侧拱脚在竖直或者倾斜向下延伸,弧形轨道的两个平行的导轨之间设有托辊;拉拽小车连接在由牵引驱动装置驱动的柔性牵引构件上,柔性牵引构件通过多个导向轮支撑和导向形成环形封闭结构,拉拽小车通过柔性牵引构件拉拽沿由弧形轨道往返移动。二衬环向钢筋基于前述铺设台车铺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铺设台车结构简单、布局紧凑,便于维护;且二衬环向钢筋铺设效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施工安全性更容易得到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特别涉及具有移动弧形轨道的二衬环向钢筋铺设台车及铺设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高铁建设速度的加快,高铁隧道施工设施需求急剧增长。在隧道施工中的隧道衬砌完成后需要进行防水和加固处理,包括铺设防水板进行防水和铺设二衬钢筋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二次加固。隧道衬砌完成后尽管还要进行水泥浆喷涂,但其喷涂后的表面仍然存在凸凹不平的现象。为避免防水板铺设在凸凹不平的表面上,因此,在防水板与喷涂层之间还需设置土工布以形成缓冲垫层。二衬钢筋包括环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现有技术中,在防水板铺设完成后,先铺设直径较大的环向钢筋,再铺设纵向钢筋,以利用直径较大的环形钢筋形成纵向钢筋的支撑构件,再在纵向钢筋铺设完成后铺设直径相对较小且满足二衬浇筑层强度要求的环向钢筋,这种铺设方式不仅存在二衬钢筋交叉铺设,还因作为先期支撑构件的较大直径环向钢筋而导致材料浪费。
对于高铁隧道而言,由于车辆运行速度快,隧道断面大。因此,必然需要大规格的土工布和防水板,以及长度和直径显著增加的二衬钢筋。另外,由于高铁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要求,二衬钢筋外部必须具有设定厚度的水泥层保护。但现有施工方法中,由于钢筋具有弹性,环向钢筋两端没有被很好的限制,在铺设过程中容易戳破防水板,影响防水效果;而且在于矮边墙预留钢筋焊接过程中,与防水板间的设定距离难以保障,存在保护层减薄隐患。
尽管本申请的发明人在此之前对这些施工技术进行了较大改进,并于2017年5月起陆续提交了一系列专利申请,且解决了前述的大量技术问题。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明人还发现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此,发明人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移动弧形轨道的二衬环向钢筋铺设台车,该台车通过在台车主体上设置移动的弧形轨道,以及运行在弧形轨道上的拉拽小车拉拽钢筋,利用钢筋的弹性变形特性,在拉拽小车运行过程中将钢筋逐渐弯曲成弧拱形拱状,再通过弧形轨道纵向移动实现二衬环向钢筋铺设。其结构简单、铺设方便、铺设效率高。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前述具有移动弧形轨道的二衬环向钢筋铺设台车的二衬环向钢筋铺设方法。以实现高效、高质量铺设二衬环向钢筋的目的。
为实现第一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移动弧形轨道的二衬环向钢筋铺设台车,包括可沿隧道纵向行走的桁架式台车主体;所述台车主体上设有纵向轨道,纵向轨道上设有可移动的纵向移动小车,纵向移动小车上承载有仿隧道洞壁的弧形轨道,弧形轨道上设有拉拽小车;弧形轨道由拱顶至两侧拱脚在竖直平面内向下延伸,或者,在与竖直平面呈一定夹角的倾斜面内向下延伸;所述拉拽小车连接在由牵引驱动装置驱动的柔性牵引构件上,柔性牵引构件通过多个导向轮支撑和导向在弧形轨道中形成环形封闭结构,拉拽小车通过柔性牵引构件拉拽往返移动;沿所述弧形轨道设有多个钢筋托辊,多个钢筋托辊构成的钢筋拖拽滚道,该钢筋拖拽滚道位于弧形轨道一侧外部,并与弧形轨道形成相对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涪特智能装备(重庆)有限公司,未经涪特智能装备(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70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