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光高韧性隔热玻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7047.6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2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谷珍菊;邓博;陈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思宇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00 | 分类号: | C03B1/00;C03B5/033;C03B25/00;C03C1/00;C03C1/02;C03C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朱亲林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玻璃 隔热玻璃 高韧性 透光 粉料 二氧化钛溶胶 二氧化钛 制备 短波长可见光 应用前景广阔 制备技术领域 浸渍 退火 熔融玻璃液 功能玻璃 活性污泥 聚乙烯醇 热解产物 酸性条件 无水乙醇 增稠效果 钛酸丁酯 粉煤灰 玻璃相 氯化铁 气孔率 透过率 微晶相 氧化钾 氧化钠 掺入 覆胶 富含 熔融 软化 填充 微晶 穿透 迁移 玻璃 流动 | ||
本发明涉及功能玻璃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光高韧性隔热玻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活性污泥为原料,将得到热解产物与粉煤灰混合得到基础玻璃粉料,将钛酸丁酯、无水乙醇混合,在酸性条件下掺入氯化铁、聚乙烯醇得到二氧化钛溶胶,将基础玻璃粉料熔融,退火得到基础玻璃,将基础玻璃浸渍于二氧化钛溶胶中,再经处理得到透光高韧性隔热玻璃,基础玻璃粉料中富含的氧化钠和氧化钾等对熔融玻璃液具有增稠效果,二氧化钛覆胶降低玻璃的气孔率,还能够提高短波长可见光的透过率,基础玻璃表面二氧化钛软化可发生流动迁移而填充基础玻璃孔隙中形成微晶相,微晶相与玻璃相相互相穿透,起到增强隔热玻璃的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玻璃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光高韧性隔热玻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是由二氧化硅和其他化学物质熔融在一起形成的(主要生产原料为:纯碱、石灰石、石英)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致使其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它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很好的透明度,在日常环境中呈化学惰性,亦不会与生物起作用,故此用途非常广泛,现在广泛应用在建筑、科技和电子产品之中,
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我国面临着能源的储备量不足,利用率不高等能源压力。门窗玻璃能耗占建筑能耗的50%,节能玻璃能增强门窗玻璃的隔热性能,减少为稳定室内冷热环境而带来的能耗,因此制作出隔热性更好的玻璃在减少能耗,推进建筑节能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隔热玻璃是一种性能玻璃,它们不显著的吸收可见光线,而是吸收大量产生热量的近红外光线。目前节能玻璃的高隔热性能主要体现在阻隔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性能上。如果玻璃不能有效阻挡室外太阳光的热量进入室内,受热后的玻璃热辐射就会使空间内温度升高,从而降低舒适度。目前,市售的隔热玻璃因吸收阳光中的短波辐射,会使得可见光的透过率很低,从而影响玻璃的透光性。且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极大,在高温和低温中变换极易破碎,影响了玻璃的使用,更加容易产生危险对人体造成伤害。此外,还存在强度低,容易破碎,容易老化的缺陷。
因此,亟待发明出一种能够兼顾隔除热量的能力和高透光率的隔热玻璃。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隔热玻璃因吸收阳光中的短波辐射,会使得可见光的透过率很低,从而影响玻璃的透光性,并且强度低、韧性差,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极大,在高温和低温中变换极易破碎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透光高韧性隔热玻璃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透光高韧性隔热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取二沉池活性污泥置于带有进气口、出气口和冷凝装置的石英反应器中,对石英反应器通氮气处理,将石英反应器转移至微波处理器中微波热解处理,取出石英反应器中热解产物;
(2)将热解产物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转移至研钵中研磨30~40min,得到污泥热解粉末,将污泥热解粉末与粉煤灰混合,置于行星球磨机中球磨得到基础玻璃粉料;
(3)将60~70mL无水乙醇置于带有搅拌器和滴液漏斗的三口烧瓶中,用滴液漏斗向三口烧瓶中加入18~20mL钛酸四丁酯,同时启动搅拌器开始搅拌,待钛酸四丁酯滴加完毕后,再向三口烧瓶中加入4~6mL三乙醇胺,搅拌混合1~2h;
(4)将3~4mL水、8~10mL无水乙醇、2~4mL盐酸混合,倒入上述三口烧瓶中,继续搅拌混合2~3h,静置陈化,得到浅黄色的二氧化钛溶胶,再向二氧化钛溶胶中加入3~4mL聚乙烯醇、8~10g无水氯化铁,搅拌混合30~45min,得到二氧化钛溶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思宇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思宇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70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用淤泥烘干处理装置
- 下一篇:加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