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废弃玻璃制备空气净化材料载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7156.8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5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琴;施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亚琴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B01D53/8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朱亲林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玻璃 硅骨架 空气净化材料 氢氧化锂 硅酸钠 再利用 制备 氢氟酸溶液 有机硅氧烷 资源化利用 玻璃内部 催化性能 硅低聚体 酸性条件 混合物 溶解物 碳酸钠 载体物 锂离子 孔道 熔融 缩聚 煅烧 废弃物 渗入 游离 溶解 玻璃 | ||
本发明属于废弃物再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废弃玻璃制备空气净化材料载体的方法。本发明以废弃玻璃作为原料实现了废弃玻璃的资源化利用,首先将废弃玻璃与氢氧化锂进行混合煅烧,通过氢氧化锂的作用,降低废弃玻璃熔融温度,并且使锂充分渗入至玻璃内部,与玻璃进行充分的结合,随后再利用氢氟酸溶液对废弃玻璃溶解,在于碳酸钠等进行混合物,使溶解物中以硅酸钠为主体,在酸性条件下,硅酸钠进行缩聚形成硅骨架,并且加入的有机硅氧烷产生硅低聚体,与硅骨架发生反应,使其结合在硅骨架孔道内部,并且与游离的锂离子进行结合,增加了载体的催化性能,并且提高了载体与载体物的结合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弃物再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废弃玻璃制备空气净化材料载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因具有透明性、不透气性、高强度、高硬度及耐高温的特性,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建筑物、交通工具及显示器装置等领域,生活中最常用的是钠钙玻璃,占所有玻璃的80%以上。钠钙玻璃中含有大量的无定形SiO2。
然而,由于废弃玻璃属于不易腐化的物质,不论是以掩埋、堆肥或焚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玻璃,皆不适用于长期处理大量的废弃玻璃。因此,各界环保人士及回收业者正积极开发各种将废弃玻璃回收再利用的技术,以期能降低自然资源的浪费以及废弃物与污染物质的生成量。
现有的空气净化用催化材料主要是TiO2为主的光催化剂,但是催化效率很低,因此选择合适的载体材料或复合其它元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常用的载体为活性炭和硅胶等,载体仅仅起到支撑和气体吸附的作用,没有起到推动催化效率的效果。同时针对有害气体处理效果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空气净化材料的载体仅仅起到支撑和气体吸附的作用,没有起到推动催化效率,同时废弃玻璃污染环境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废弃玻璃制备空气净化材料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废弃玻璃制空气净化材料载体的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废弃玻璃与氢氧化锂按质量比6:1~3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收集球磨物,将球磨物与碳酸钠按质量比9~13:2混合均匀,放入煅烧炉中进行煅烧,收集煅烧物;
(2)将煅烧物与氢氟酸溶液按质量比4~8:16进行混合,超声震荡,过滤,收集滤液,按重量份数计,取80~90份滤液、30~40份水、20~25份碳酸钠、15~16份添加剂、7~9份助剂、5~7份表面活性剂;
(3)首先水、碳酸钠、添加剂、助剂及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放入反应器中,再向反应器中滴加滤液,控制在50~80min内滴加完,密封反应器,升温至50~55℃,加热4~6h;
(4)在加热结束后,冷却至室温,静置,出料,收集出料物,回收氢氟酸,在4~6℃下静置2~6h,过滤,收集滤渣,洗涤,煅烧,粉碎,收集粉碎物,即得空气净化材料。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添加剂为乙烯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按质量比4:1~3混合而成。
所述助剂为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2-甲基-2-丙醇按质量比11:0.3~0.9混合而成。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亚琴,未经吴亚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71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气净化装置及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除甲醛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