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当归醇诱导自噬发挥抗肝癌转移活性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7603.X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8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高慧;谢靖;韩梅;刘凯莉;高明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122 | 分类号: | A61K31/122;A61P35/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多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1 | 代理人: | 武顺营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当归 肝癌转移 诱导 抗肝癌活性 抗肿瘤活性 信号通路 应用提供 作用机制 活化 介导 应用 加深 预防 治疗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黄当归醇诱导自噬发挥抗肝癌转移活性的应用。深入探究了黄当归醇的抗肝癌活性及相关作用机制,本发明的研究表明AMPK/mTOR信号通路活化所介导的自噬对黄当归醇发挥抗HCC转移作用至关重要。本发明的研究所提供的这些结果有助于加深我们对XAG抗肿瘤活性的认识,并为XAG在临床HCC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当归醇的应用,尤其是涉及一种黄当归醇诱导自噬发挥抗肝癌转移活性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第五大常见肿瘤,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性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HBV-HCV感染仍然是全球HCC发病的主要诱因。目前,虽然各种治疗肝癌的疗法如手术切除,原位肝移植,局部消融治疗,化疗和全身治疗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手术仅适用于早期肝癌患者的治疗。由于强大的转移能力和高复发率,中晚期HCC患者的预后仍较差。 因此,寻找治疗晚期HCC的有效治疗策略已迫在眉睫。
自噬,通常指大分子自发吞噬作用,是指将可降解的细胞质内容物包裹在亚细胞双层膜囊泡(自噬体)中,然后将细胞“废物”运输到溶酶体进行降解的过程。 自噬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相当复杂,因为诱导自噬可以加速或抑制依赖于癌症阶段,癌症类型和肿瘤微环境的肿瘤进展。并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与肿瘤侵袭和转移有关。 据报道诱导自噬可逆转上皮 - 间质转化(EMT)并抑制各种癌细胞的迁移。 因此,自噬可以被认为是控制癌症转移的潜在治疗靶点。
Angelica keiskei Koidzumi产于日本太平洋沿岸的长寿乡,主要用作泻药,催乳药,利尿药和强壮剂。 黄当归醇(XAG)是从当归属keiskei茎分泌物中分离出的主要查耳酮成分。 一些研究表明XAG具有抗肿瘤和抗转移活性。但是,有关XAG发挥抗肿瘤活性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仍十分有限,本次研究中,我们将探究黄当归醇的抗肝癌活性及相关作用机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深入探究了黄当归醇的抗肝癌活性及相关作用机制,并获得黄当归醇诱导自噬发挥抗肝癌转移活性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获得以下技术方案:
黄当归醇诱导自噬发挥抗肝癌转移活性的应用。
黄当归醇通过激活AMPK / mTOR信号通路促进自噬,进而抑制细胞迁移,侵袭和EMT。
黄当归醇通过诱导自噬,抑制Hep3B和Huh7细胞迁移,侵袭和EMT,发挥抗肝癌转移活性。
黄当归醇抑制体内肝细胞癌的肺转移。
黄当归醇通过减少肺表面转移性结节的数量抑制体内肝细胞癌的肺转移。
黄当归醇(XAG)是从日本中草药Angelica keiskei Koidzumi中分离出的一种异戊烯基查耳酮,并且已被报道具有抗肿瘤活性。 然而,黄当归醇在人肝细胞癌(HCC)中是否也具有抗肿瘤活性及其相关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我们将通过体内外实验检测XAG是否具有显著抗HCC活性。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黄当归醇处理没有显著降低Hep3B和Huh7细胞的活力,但却显著抑制Hep3B和Huh7细胞迁移,侵袭和EMT。 此外,我们进一步发现黄当归醇诱导的自噬作用是黄当归醇抑制HCC细胞转移的主要原因。 3-甲基腺嘌呤(3-MA)处理或Beclin 1敲除可以有效地废除XAG对肝癌细胞转移的抑制作用。机制上,XAG通过激活AMPK/ mTOR信号通路促进自噬,进而抑制细胞迁移,侵袭和EMT。XAG处理显著增加p-AMPK的表达,同时降低p-mTOR表达。 另外,如流程图7所示,用compound C阻断AMPK / mTOR信号通路可以废除自噬介导的肝癌细胞转移抑制作用。同样地,体内研究结果也表明XAG有效地减少肺表面转移性结节的数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76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