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混凝土治理消落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8103.8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7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仉文岗;刘汉龙;韩亮;巫崇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C04B28/04;A01G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132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混凝土 消落带 浮石 治理 质量百分比 粉煤灰 环境友好 库区水位 生态环境 铁尾矿砂 透气性好 减水剂 水混合 透水 碎石 制备 浇筑 库区 水泥 土壤 | ||
1.一种生态混凝土治理消落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所述水位最低时,对消落带迎水坡面进行清理、整平并夯实;
2)配置生态混凝土;所述生态混凝土组成及重量配比为:
所述的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如下:
2-1)准备骨料。
2-2)在骨料搅拌均匀后加水;
2-3)把准备好的水泥、铁尾矿砂和粉煤灰倒在骨料上,进行骨料搅拌;
2-4)把剩下的水和减水剂倒入骨料和水泥中搅拌;
3)在夯实的消落带表面浇筑生态混凝土;
3)生态混凝土经过一定的养护时间后,在生态混凝土上覆盖复合营养土,并播种草籽或种植植物。
4)在提升水位之前,播种的草籽都已经出苗或者种植的植物已经发出新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混凝土治理消落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混凝土的pH值为6.8~7.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态混凝土治理消落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混凝土中,
碎石:粒径为4.75mm~9.50mm,表观密度为2500kg/m3,堆积密度1350kg/m3。
浮石:粒径为4.75mm~9.5mm,表观密度为1700kg/m3,堆积密度850kg/m3,吸水率为10.5%。
粉煤灰:密度为2200kg/m3。
水泥:P.O42.5级硅酸盐水泥,密度为3000kg/m3。
铁尾矿砂:粒径为0.075mm~0.16mm,表观密度为3005kg/m3,堆积密度1745kg/m3。
减水剂: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密度为1100kg/m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生态混凝土治理消落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为3~10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生态混凝土治理消落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营养土由肥沃的大田土与腐熟厩肥混合配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生态混凝土治理消落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草籽为黄花草木樨、红豆草、多变小冠花和串叶松香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选草籽应是适应性广,抗寒而耐高温,耐水淹,抗病虫能力强,耐盐碱,固土含水能力强且成活率高的品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生态混凝土治理消落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为南川柳、桑树、百喜草、琵琶柴、西伯利亚白刺、骆驼蹄瓣、沙蒿、葫芦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选植物应是适应性广,抗寒而耐高温,耐水淹,抗病虫能力强,耐盐碱,固土含水能力强且成活率高的品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生态混凝土治理消落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播种或种植时间要距离丰水期至少35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81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利工程护坡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孔块石的南海岛礁生态护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