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性能表数据链路能力的飞行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9560.9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8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G·I·金;R·S·阿尔坎塔拉;S·J·莫斯卡里克;M·S·阿尔卡宾;C·科林;关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音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行管理系统 性能表 数据链路 更新 数据链 数据链路管理 空气动力学 燃料消耗量 飞行剖面 监测飞机 推进性能 预测参数 地面站 可用 数据库 集合 配置 预测 创建 飞机 | ||
具有性能表数据链路能力的飞行管理系统。一种能够监测飞机特性的改变的飞行管理系统。该飞行管理系统配置有数据链路管理功能,其允许从地面站经由数据链路上传更新的性能表数据。在经由数据链路接收到更新的空气动力学和推进性能数据时,飞行管理系统在数据库中创建或更新飞机性能表或曲线的集合,其可用于计算更准确的飞行剖面和行程预测参数,例如估计的到达时间和预测的燃料消耗量。
技术领域
本文所公开的技术总体上涉及用于飞机的飞行管理系统,更具体地,涉及飞行管理系统中用于计算预测飞行剖面和关联的行程预测参数的技术。
背景技术
安装在现代飞机的驾驶舱中的飞行管理系统执行诸如导航、指导、飞行规划、数据链路和性能的各种飞行关键功能。对于性能功能,飞行管理系统具有利用存储在性能数据库中的空气动力学和推进性能数据(以下称为“基准性能数据”)来计算预测飞行剖面和关联的行程预测参数(例如,速度、高度、估计到达时间(ETA)和预测燃料消耗)的各种内部算法(以下称为“性能算法”)。然而,由于飞机空气动力学和推进性能的虽小但渐进的改变,飞机特性可能随时间而变化。例如,由于诸如维修、天线、配置改变等的机体改变以及发动机劣化,飞机燃料流量和阻力特性随时间而改变。结果,随着飞机继续投入服务,性能算法和基准性能数据可能随时间而偏离实际飞机性能。这造成了一种情况,航空公司想要以及时且高效的方式利用最新的表来更新性能数据库以反映真实的飞机性能。
许多航空公司都希望通过广泛的地面飞行/燃料规划来增强燃料性能,以反映各个飞机的真实燃料流量和阻力特性。飞行管理系统中的性能数据库包含空气动力学和推进数据,这些数据代表在飞机被交付给客户航空公司之前通常在受控环境中进行的一系列飞行测试。有必要以及时且高效的方式利用最新的表来更新性能数据库,以反映真实的飞机性能。目前,无法经由数据链路来更新飞行管理系统中的性能数据库表。实际上,目前的FMS数据链路无法对表格或多项式(即,曲线)格式的任何数据进行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传输。
当飞机停在地面上时,维护人员需要从飞机的驾驶舱下行发送性能数据库请求,以发起新的(即,更新的)性能数据库向飞行管理系统中的传送。这通常增加了航空公司的时间和劳力成本。维修人员可进入驾驶舱以将新的性能数据库加载到飞行管理系统中的时间窗口非常有限。
将有利的是提供一种飞行管理系统,其被配置为包含经由FMS数据链路能力上传的性能表。
发明内容
下面详细公开的主题涉及一种能够监测飞机特性的改变的飞行管理系统。该飞行管理系统配置有数据链路管理功能,该功能允许经由数据链路从地面站上传更新的飞机性能表/曲线数据。(如本文所用,术语“表/曲线数据”意指表格或曲线格式的数据。)在经由数据链路接收到更新的空气动力学和推进性能数据时,飞行管理系统在数据库中创建或更新飞机性能表或曲线的集合,其可用于计算更准确的飞行剖面和行程预测参数(例如,估计到达时间和预测燃料消耗量)。这可降低与向飞行管理系统传送最新性能数据关联的成本。
更具体地,本文提出了一种系统和方法,其使得性能表/曲线数据能够被上行链路传输到飞行管理系统中,以使得最新性能数据可被快速且高效地部署到飞机。本文所公开的数据链路能力在操作上将与现有的数据链路能力类似。在更新的性能表/曲线数据已被上行链路传输到飞行管理系统之后,飞行员能够在驾驶舱控制显示单元(以下称为“CDU”)上的适当页面上查看关于新的性能数据表或曲线的基本信息并接受或拒绝它们。CDU是允许飞行员监测和控制各种其它飞机系统的接口系统。CDU是飞机的飞行管理系统的主要接口。
最新性能数据表和/或曲线的存储避免了性能算法不停使用校正或更新的数据来计算更新的预测飞机性能值,从而有益于飞行管理系统。可简单地在数据表或曲线中查找正确的预测飞机性能值,因此腾出了FMS计算资源。这在计算上也是高效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音公司,未经波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95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