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鳝苗种原位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0119.2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2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杨代勤;袁汉文;陈芳;苏应兵;易提林;杨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6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鳝 苗种 原位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鳝苗种原位培育方法,在黄鳝繁殖网箱旁边开挖培育沟渠,培育网箱与繁殖网箱对应架设,根据黄鳝苗种胚胎发育的时间,及时将鳝苗从繁殖网箱收集后投放到培育网箱中,同一窝繁殖出的鳝苗投放到同一个培育网箱内,及时投喂活饵料,培育期间注意调整苗种的规格,控制好水质和水位及水葫芦的数量;本发明通过原位培育可不改变鳝苗整个生长期间的水体条件,且通过与繁殖网箱一对一地设置苗种培育网箱,克服池塘网箱培育将不同孵化批次或同一孵化批次的不同个体大小的鳝苗放在同一网箱中进行共同培育而出现的相互残杀现象;黄鳝苗种培育过程中的存活率可提高到95.1%,通过4~5个月的培育,黄鳝个体规格平均可达到9.6g。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业科学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黄鳝苗种原位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黄鳝(Monopterus albus)是我国近年养殖发展十分迅速的特色淡水鱼类之一,其养殖已遍布全国,尤其在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黄鳝养殖已成为这些地区淡水养殖业的主导品种之一。
在黄鳝养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苗种十分短缺,而且目前投放的种苗以野生鳝苗为主。养殖野生黄鳝种苗,在生产上存在着养殖存活率低的问题,且数量也不能满足黄鳝产业迅速发展的要求。黄鳝苗种的人工繁育技术虽在近期有所突破,但目前生产上进行黄鳝苗种培育多采用池塘网箱培育方法,此法将人工孵化出的鳝苗从仔鳝培育到大规格种苗的存活率较低。其培育存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将苗种从繁育的稻田转移到池塘,水体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鳝苗产生应激而大量死亡;此外池塘网箱培育往往将不同个体黄鳝或不同批次繁育的鳝苗放入同一网箱内,极易出现因鳝苗的个体大小及摄食能力差异导致鳝苗个体间的相互残杀而死亡。
因此,发明一种提高黄鳝种苗的存活率的培育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黄鳝苗种原位培育方法,黄鳝苗种培育的存活率可提高到95.1%左右,可为黄鳝规模化养殖提供批量的大规格黄鳝苗种。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黄鳝苗种原位培育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原位培育场地的选择与改造:选择排灌方便、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保水性好、土壤有机质丰富的低洼稻田;稻田整平后,从稻田的一端开始,每隔几米开挖一条用于放置黄鳝苗种培育网箱的沟渠;
步骤2、黄鳝苗种原位培育网箱的安装:在所述沟渠的左右两侧布置好繁殖网箱后,在所述沟渠中布置苗种培育网箱,所述培育网箱数量与稻田内设置的繁殖网箱数量相同,且所述培育网箱与繁殖网箱一一对应;
步骤3、亲鳝与仔鳝的投放:将亲鳝投放在繁殖网箱进行培育管理,黄鳝进入繁殖期时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当仔鳝已孵化出来且卵黄囊尚未完全消失,或卵黄囊已完全消失但仔鳝还在繁育网箱内的水葫芦根须内聚集而未分散前,用盆连同根须聚集有仔鳝的水葫芦一起捞出,并迅速放到对应的所述培育网箱中,且每个培育网箱内只投放同一窝鳝苗;
步骤4、黄鳝苗种的培育:仔鳝投放到培育网箱后,待仔鳝卵黄囊消失后开始投喂饲料,待到11月中旬水温低于15℃时停止投喂;
步骤5、黄鳝苗种的培育管理:对水质和水位进行调控,并根据鳝苗的密度适时增减水葫芦,且及时进行分级培育、调整密度。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黄鳝苗种原位培育方法,通过原位培育可不改变鳝苗整个生长期间的水体条件,且通过与繁殖网箱一对一地设置苗种培育网箱,克服池塘网箱培育将不同孵化批次或同一孵化批次的不同个体大小的鳝苗放在同一网箱中进行共同培育而出现的相互残杀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01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