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墨绿色釉料的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0616.2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3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沙冰娟;唐丽华;陆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冰娟 |
主分类号: | C03C8/00 | 分类号: | C03C8/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汤婷 |
地址: | 2156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墨绿色 三氧化二铬 四氧化三铁 颜料 釉料 配方 三氧化二铝 二氧化硅 二氧化钛 釉料配方 混合物 氟化钠 磷酸钙 氧化钾 氧化锂 重量份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墨绿色釉料的配方,按照重量份组成包括:二氧化硅50~80份,三氧化二铝5~15份,磷酸钙钙5~10份,二氧化钛3~5份,氧化钾1.5~3.5份,氧化锂0.1~0.5份,氟化钠0.2~0.8份,墨绿色颜料3~5份,其中,所述墨绿色颜料为四氧化三铁与三氧化二铬的混合物,所述四氧化三铁与所述三氧化二铬的重量之比为1:3~10。本发明中的墨绿色釉料配方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釉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墨绿色釉料的配方。
背景技术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汉族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
河南禹州的钧窑为北方青瓷窑系,目前仍然有着很大的成就,一般采用柴、煤、炭和天然气烧制,不同的烧制工艺产生的釉色变化也不同。外部是釉料在经过高温熔融时产生绚丽的色彩斑斓变化,原因主要在釉料的配方,这是影响钧瓷成品外色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造成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关键因素。
釉料就是钧瓷表面的一层装饰层,是决定钧瓷釉色形成的主要因素。利用天然的矿物原料或加入某些化工原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合,在高温还原气氛作用下熔融而覆盖在胚体表面的富有莹润光泽和色彩斑斓的玻璃体层。具有丰富的装饰性,增加钧瓷自然变化的美感,使钧瓷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墨绿色釉料的配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墨绿色釉料的配方,按照重量份组成包括:二氧化硅50~80份,三氧化二铝5~15份,磷酸钙钙5~10份,二氧化钛3~5份,氧化钾1.5~3.5份,氧化锂0.1~0.5份,氟化钠0.2~0.8份,墨绿色颜料3~5份,其中,所述墨绿色颜料为四氧化三铁与三氧化二铬的混合物,所述四氧化三铁与所述三氧化二铬的重量之比为1:3~10。
优选的,所述四氧化三铁与所述三氧化二铬的重量之比为1:3~5。
优选的,所述四氧化三铁与所述三氧化二铬的重量之比为1:4。
优选的,按照重量份组成包括:二氧化硅60~80份,三氧化二铝7.5~15份,磷酸钙钙6~10份,二氧化钛3.5~5份,氧化钾2~3.5份,氧化锂0.2~0.5份,氟化钠0.4~0.8份,墨绿色颜料3.5~5份。
优选的,按照重量份组成包括:二氧化硅70~80份,三氧化二铝12.5~15份,磷酸钙钙8~10份,二氧化钛4.25~5份,氧化钾2.75~3.5份,氧化锂0.35~0.5份,氟化钠0.6~0.8份,墨绿色颜料4~5份。
优选的,还包括重量份为0.5~2份的复合抗菌粉,所述复合抗菌粉包括重量比为1:1的氧化锌与氧化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的墨绿色釉料配方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下列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冰娟,未经沙冰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06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红外瓷砖
- 下一篇:一种纳米高致密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