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流生境水生生物避难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1118.X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2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波;舒枭;谭香;张全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34;C02F3/3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流 生境 水生 生物 避难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激流生境水生生物避难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流生境水生生物避难装置包括锚系绳(1)、框架结构(2)连接麻绳(3)、框架结构(2)填充物(4)、砾石(5),所述框架结构(2)为纺锤形,框架结构(2)由竹子编织而成,有两个相同的圆锥形框架组合而成,单个圆锥形框架结构高0.8-1.2m,底部直径38-52cm,无底,框架结构(2)孔径1-2cm,所述的框架结构(2)用麻绳(3)将填充后的两圆锥形框架结构(2)相连,相连时两个无底圆锥形框架底部相对,麻绳(3)贯穿两圆锥形框架结构底部,框架结构(2)中的一个末端通过锚系绳(1)与河底大型砾石(5)连接固定;所述的单个圆锥形框架结构其孔径小于3cm;所述的单个圆锥形框架结构无底,10-20个圆锥形框架结构套在一起;所述的框架结构(2)中的填充物(4)为干枯的挺水植物茎叶或者稻草和秸秆;所述的框架结构(2)中填充填充物(4)后加入直径10-15cm砾石(5);
所述激流生境水生生物避难装置的使用步骤如下:
A、将纺锤形竹笼填充后设置于河道低洼处;
B、通过不同填充物比例调节浮力,装置悬浮在水柱中,既不下沉:离河流水沉积物界面高度30-50cm,也不上浮:离水面高度50-80cm,悬浮时间在一个月,所述的填充物具体为挺水植物芦、荻、香蒲或者稻草和小麦秸秆,每个纺锤形竹笼填充5-10kg,砾石1-2kg;
C、随着填充物的分解及各种无脊椎动物或者小型脊椎动物的定居以及泥沙的累积1-3月,该装置逐渐下沉,逐渐被掩埋,成为潜流区的一部分;
D、水生生物避难装置设置时间为11月至次年3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111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