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提升鲫鱼肌苷酸含量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1159.9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7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江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绿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18 | 分类号: | A23K10/18;A23K20/189;A23K20/28;A23K50/8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提升 鲫鱼 肌苷酸 含量 生物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提升鲫鱼肌苷酸含量的生物制剂,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枯草芽孢杆菌10‑50%;产氨短杆菌20‑45%;啤酒酵母菌10‑40%;沸石粉0‑20%;纤维素酶0‑8%;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免疫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机能,提高动物抗应激、抗疾病能力、改善动物生产性能,还有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不易残留等优点,同时其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并富含多种有机酸和酶,不但能够提高鲫鱼的成活率,而且能够有效改善鱼的肉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效提升鲫鱼肌苷酸含量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鲫鱼,杂食性鱼,喜群居而行,择食而居。肉质细嫩,肉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鲫鱼分布广泛,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最大体长约30cm,栖息深度为0~20米,无毒,经济型食用鱼类,物美价廉。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存在鲫鱼养殖成活率低、管理不便的缺陷。
由于鲫鱼具有味美和营养的双重优点,其生长迅速,适应性强,饵料来源广泛,产量高,并且营养丰富,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也是人们日常的食物之一。然而,目前池塘养殖池水处于不流动状态,水质容易恶化;人工精饲料喂养的鲫鱼口感较自然生长的鲫鱼差,肉质疏松,鲜味下降;而纯青饲料喂养鲫鱼生长周期较长,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随着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人们对鱼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为了满足需要,鱼的养殖趋向大规模化和科技化,鱼饲料是鱼养殖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目前市面上的鱼饲料营养成分单一,且含有大量的防腐剂和人工色素等,不仅影响鱼肉的品质和鱼的成活率,而且也会对食用者产生不良影响。
现代大规模水产养殖方式提高了生产速度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为防治水生动物疾病,越来越多地使用到抗生素。抗生素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防治水生动物疾病、促进生长、节约营养成分等方面。尤其是抗生素的应用有效控制了许多水产疾病的发生,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抗生素的不断使用容易产生耐药菌株、存在药物残留以及容易破坏水生动物微生态平衡,一方面使得水产养殖疾病越来越难治;另一方面水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认识的不断增强,人们的消费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对动物源食品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肌苷酸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鲜味物质,能有效提升水产动物的鲜度,肌苷酸含量与肉制品的初始PH,口感和风味直接相关,目前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以肌苷酸的含量作为肉类新鲜程度的指标。通过发酵方法可以使得产氨短杆菌的肌苷磷酸化产生肌苷酸,但是肌苷酸对细胞膜的透性很差,产氨短杆菌的磷酸脂酶活性较弱;微生物中普遍存在肌苷酸脱磷酸化的酶类,枯草芽孢杆菌的磷酸脂酶活性强,有利于将肌苷酸脱磷酸化形成肌苷酸。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提升鲫鱼肌苷酸含量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免疫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机能,提高动物抗应激、抗疾病能力、改善动物生产性能,还有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不易残留等优点,同时其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并富含多种有机酸和酶,不但能够提高鲫鱼的成活率,而且能够有效改善鱼的肉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提升鲫鱼肌苷酸含量的生物制剂,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效提升鲫鱼肌苷酸含量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采用两级发酵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枯草芽孢杆菌、产氨短杆菌和啤酒酵母菌选育和生产制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绿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绿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11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