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膏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31747.2 申请日: 2018-07-05
公开(公告)号: CN108853415A 公开(公告)日: 2018-11-23
发明(设计)人: 谢胜;刘园园;刘倩;刘礼剑;谢洁如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9064 分类号: A61K36/9064;A61K9/06;A61P7/06;A61K31/7016;A61K35/32;A61K35/36
代理公司: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代理人: 李静
地址: 530000 广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缺铁性 膏方 贫血 五味子 麦冬 木香 当归 茯苓 全面调节 益气生血 滋补肝肾 黄芪 熟地 巴戟天 白豆蔻 炒白术 车前子 荆芥穗 鹿角胶 南山楂 桑寄生 生麦芽 石菖蒲 淫羊藿 炙甘草 菟丝子 枸杞子 杜仲 山药 木瓜 党参 阿胶 苍术 柴胡 陈皮 黄精 升麻 仙茅 芡实 茯神 制备 防风 药材 分解 吸收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膏方,包括以下原料:黄芪份、升麻份、党参份、炙甘草份、苍术份、木香份、陈皮份、柴胡份、当归份、山药份、茯神份、仙茅份、炒白术份、防风份,麦冬份、生麦芽份、白豆蔻份、茯苓份、酒黄精份、木瓜份、桑寄生份、荆芥穗份、枸杞子份、巴戟天份、五味子份、石菖蒲份、熟地份、芡实份、杜仲份、淫羊藿份、阿胶份、鹿角胶份、南山楂份、车前子份、菟丝子份,本发明中含有多味药材,可以对人体进行全面调节,本发明中含有众多药物,相互作用,制成膏后口服后迅速分解吸收,发挥调补脾胃,滋补肝肾,益气生血之效,从而改善患者整体质状态;本发明服用方法简单,口感好,疗效显著,易于被患者接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膏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营养性贫血,是指由于铁摄入、吸收不足,或需求量增加,或损失过多等原因导致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此病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严重者可并发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影响正常工作、学习、生活。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世界约有10%~3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缺铁,并将缺铁性贫血定为世界性疾病,是发展中国家四大营养缺乏症之一。而妇女由于月经、妊娠以及节食瘦身等原因,成为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2004年中国疾控中心统计,中国有30%人口患有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一般表现:乏力、倦怠、头晕、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纳差等。伴有冠状动脉硬化者,可促发心绞痛,妇女可有闭经、月经不调等,严重者可导致贫血性心脏病,甚至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缺铁性贫血的治疗目前仍以口服铁剂为一线治疗,但铁剂吸收效率往往不高,加之相当患者服用铁剂出现胃肠道反应,因此口服铁剂通常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祖国医学中的“虚劳”、“眩晕”、“黄肿”、“血虚”、“血枯”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缺铁性贫血。《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是脂肿,若水状也”。《金匾要略·黄疸病脉证治》:“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摘石巩石散主之”。《圣济总录》“气黄十三”和“痈黄十四”:身如金色,而脚黄肿,心中战悸,不能食,不多言语,四肢无力,好眠卧。《丹溪心法》用大温中丸治食积与“黄肿”。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同源,故贫血与脾、肝、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常见的症状以乏力、头晕、心悸、气短、面色无华或萎黄等脾气亏虚型最为常见,故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是本病发生的基本病机,治疗以健脾养肝补肾等为主。

目前中医治疗缺铁性贫血常用内服中药,如汤剂和丸剂等,而缺铁性贫血属于慢性虚症,短时间服药难以奏效,易复发,汤剂煎煮繁琐、丸剂吸收慢,患者依从性差,疗效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膏方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膏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黄芪20-40份、升麻2-8份、党参10-20份、炙甘草10-20份、苍术2-8份、木香5-15份、陈皮10-20份、柴胡2-8份、当归10-20份、山药20-40份、茯神10-20份、仙茅5-15份、炒白术10-20份、防风5-15份,麦冬10-20份、生麦芽10-30份、白豆蔻5-15份、茯苓10-20份、酒黄精10-20份、木瓜10-30份、桑寄生20-40份、荆芥穗2-8份、枸杞子10-30份、巴戟天10-20份、五味子2-8份、石菖蒲5-15份、熟地20-40份、芡实20-40份、杜仲10-20份、淫羊藿10-30份、阿胶2-8份、鹿角胶2-8份、南山楂10-30份、车前子5-15份、菟丝子10-20份、辅料710-1190份、水适量。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料包括黄酒400-600份、龙眼肉80-120份、白砂糖100-200份、黑芝麻30-70份、核桃仁100-200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1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