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混合双工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1802.8 | 申请日: | 201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0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唐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焱冰 |
主分类号: | H04L5/14 | 分类号: | H04L5/14;H04L5/00;H04W7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8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对称 下行 单向频谱 双向频谱 组合数据 双工 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承载 传输方法及系统 上行业务数据 数据传送方式 下行业务数据 业务数据传输 非成对频谱 传输效率 工程实现 控制数据 双工数据 无线节点 无线通信 无线终端 下行控制 频谱 带宽 上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混合双工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使用下行单向频谱承载下行业务数据;使用双向频谱承载组合数据;其中,下行单向频谱与双向频谱为非成对频谱;组合数据包括上行业务数据、上行控制数据和下行控制数据。本发明中,既实现了双工的混合,又通过业务数据传输中所采用的频谱、带宽及持续时间上的非对称,满足了无线通信中上下行、无线节点及无线终端之间的非对称需要;同时,本发明中以非对称混合双工的数据传送方式,不仅工程实现简单,而且大幅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对称混合双工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传承于有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也就是将信息数据承载在无线频谱上,在无线节点间交换。
当前,无线通信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一对一,一种是一对多;通常把一对多中的一称为无线节点或基站(以下称无线节点),一对多中的多称为终端;无论是哪种形态,电磁波的信号均会相互干扰,故而需要有电磁波的调度机制,典型的是频分和时分。由于一对多的情况下,涉及了多终端的寻址,调度机制会更复杂,一般来讲,会在业务数据以外,加入控制数据,来描述信道和业务信息,以保证更可靠的传输信息。
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双工通信方式定义为可以双向通信的方式,在需要物理总线拓扑上实现通信的场所,全双工模式是需要两条连线,来分别保障双向同时能够发送数据。双工通信方式又具体包括频分双工(英文缩写为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和时分双工(英文缩写为TDD,Time-Division Duplexing);其中,频分双工是利用频率分隔双向数据的技术来分隔传送及接收的信号,在上行及下行的区段之间用“频率偏移”(frequency offset)的方式分隔;时分双工则是指利用时间分隔双向数据的技术来分隔传送及接收信号,在上行及下行的区段之间用不同“时隙”(Timeslot)的方式分隔。
进一步的,频分双工具有以下优势:有较高的效率和在频谱规划上较简单,更像物理总线拓扑的形态,可以理解为由不同的频谱构成了物理上的上下行的连线,因此设备不会接收到自己传出的资料,传送及接收的资料也不会互相影响。而时分双工具有以下优势:可以通过合理分配使用时隙,承载上行和下行数据,动态的调整对应的带宽,也可以通过合理的分配时隙,满足多用户的要求,适用性较强;但是,由于需要保护间隔和同步机制,使频谱效率下降和增加系统的复杂度。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双工通信方式随之需要承载更多的数据类型,从原来的无线节点到终端的下行业务数据和终端到无线节点的上行业务数据,增加了无线节点和终端之间的控制数据,而且,随着终端数量的增加和视频等大流量业务的增加,也给数据传送带来了更多的不均衡;因而,如何有效的发挥频分双工以及时分双工的优势,从而更好的满足当前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需求,仍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对称混合双工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对称混合双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使用下行单向频谱承载下行业务数据;
使用双向频谱承载组合数据;
其中,所述下行单向频谱与所述双向频谱为非成对频谱;所述组合数据包括上行业务数据、上行控制数据和下行控制数据。
可选的,所述非成对频谱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下行单向频谱,以及一个所述双向频谱,所述下行单向频谱与所述双向频谱的带宽不同。
可选的,所述使用双向频谱承载组合数据,具体为:
使用双向频谱分别在不同的时隙承载上行业务数据、上行控制数据和下行控制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焱冰,未经唐焱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18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